一周之后。
羅馬尼亞,薩圖馬雷縣,一處被積雪覆蓋的機場。
一列由五輛烏拉爾卡車組成的車隊正一字排開,停在跑道旁邊的草地上,
每輛卡車的貨箱上都蓋著篷布,從后輪與輪轂之間被壓縮下去的距離來看,應該都處在空載狀態(tài)。
這座如今已經(jīng)略顯破敗荒涼的機場,是十幾年前華約還在時修建的。
首要目的當然是為了戰(zhàn)備,不過也有提高邊境山區(qū)運輸和通勤便利性的考慮。
因此每年都會專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維護。
但是在進入90年代以后,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對于偏遠地區(qū)的基建維護也就基本停止了。
小十年功夫下來,這座機場的基礎設施已經(jīng)基本停轉(zhuǎn),只保留著最基本的幾名工作人員。
不過對于吳懿范他們這些跑“跨國運輸”業(yè)務的人來說,反倒算是好事。
他總共只花了幾萬美元,就讓這座機場的主管同意為他們提供跑道和加油服務。
只是因為機場雷達早就壞了,加上人手也不夠,所以無法在降落過程中提供引導,裝卸貨也得他們親自動手。
“吳哥,預計時間已經(jīng)過了10分鐘了,飛機怎么還沒影啊?”
節(jié)或者番外會發(fā)群里
(本章完)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