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尾噴口
實際上,剛剛解說員對這個空中編隊的介紹是“國產新一代戰(zhàn)斗機”。
能被邀請過來觀禮的,或許大多數(shù)并不懂空軍,更不懂航空。
但是一定都能看明白形勢。
更清楚國防現(xiàn)代化的意義。
盡管在這條時間線上,上半年的巴爾干危機被以一種戲劇性的方式妥善解決,并沒有在華夏國內引發(fā)太大的風波。
可即便如此,整個90年代足夠被人記住的事情也不是一件兩件。
尤其96年初的那段時間,雖然新聞公開報道的都是在東南方向進行演習的內容,并沒有說的特別直白,但到底發(fā)生了什么,到底為什么要進行演習,其實大家心里基本也都有數(shù)。
這才不到四年時間,沒那么容易忘的。
而這次閱兵特地拉高規(guī)模,在某種程度上,其實也算是回應了當年的事情。
有一種“軍隊建設奮發(fā)圖強四年成果展”的既視感。
哪怕看不懂,但結合雄壯的軍樂和解說員鏗鏘有力的聲音,也能從中感受到一種自信。
相比于當年的那次演習,更加內斂。
卻更加有力。
而對于那些懂行,但又接觸不到太多內部消息的人(簡稱臭軍迷)來說,今天這一波,已經可以稱之為饕餮盛宴了。
比觀禮臺更靠前的媒體區(qū)域里,一名掛著工作人員胸牌的年輕記者,正架著照相機,恨不得把整個臉都塞進取景框里面去。
“小秦,小秦?”
在他身后,一名歲數(shù)略大的中年記者看著正在從遠處飛過來的下一個三機編隊,拍了拍仍然堅持把鏡頭對準頭頂上的同伴:
“下一個編隊過來了,快別拍前面的了!”
如果常浩南此時在附近的話,可能還會記得,這兩個人,就是當年在一定會大賣。
只是由于不確定政策是否允許,加上沒有太好的照片,才始終未能見刊。
然而這一次,殲10直接大大方方地展現(xiàn)在了全世界人的面前,顯然已經不存在政策方面的顧慮。
至于照片,他剛才也已經拍下了不少。
只可惜五架飛機編隊過于密集,實在沒辦法單獨拍攝某一架飛機。
(請)
不一樣的尾噴口
……
然而,就在秦成邦視線剛要離開取景框的一瞬間。
五架戰(zhàn)斗機剛好在鏡頭前面露出了尾部。
“等一下,等一下劉哥……前面有兩架飛機不對勁……”
秦成邦猛地止住了抬頭的動作。
空中編隊目前正處在低空低速飛行狀態(tài),發(fā)動機推力很低,因此并沒有耀眼的尾焰干擾視線。
因此,他可以在高倍鏡頭的放大之下清晰地看到,最后兩架殲11的發(fā)動機,跟前面三架飛機完全不同。
除了顏色呈現(xiàn)亮閃閃的銀色以外,更大的區(qū)別在于,沒有了al31f標志性的收斂調節(jié)片。
似乎是固定的。
另外,噴口內部呈現(xiàn)的顏色也略有不同。
在發(fā)現(xiàn)這一點之后,秦成邦整個人都興奮地抖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