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識別航母?
來自斯奈克瑪?shù)拇韴F自然不可能在盛京干等上十天時間。
至于進一步合作的想法,雖然是有,但也不可能當(dāng)場就拍腦袋決定。
因此,在
如何識別航母?
航空母艦很大,這不假。
但在民船行列里,并不缺少尺寸接近乃至超越航空母艦的巨無霸。
而航空母艦最大的最大特征——全通甲板,在衛(wèi)星觀測視角看來,也和部分民用運輸船只廣闊的前甲板類似。
甚至堆滿了集裝箱之后的集裝箱船,也很容易被誤判。
這樣一來,容易被利用起來的特征就只剩下兩個。
首先偏向一側(cè)的艦島。
除了航母和兩棲攻擊艦這類有載機需求的軍艦以外,再沒有其它船只會使用這種奇葩的設(shè)計。
民船都會把駕駛室設(shè)置在盡可能貼近船體前或后端的位置。
但問題在于,艦島確實有點太小了。
尤其是核動力航母由于無需煙道,更是可以把艦島做的很小且很靠后。
而且還和甲板部分高度重合。
無論是雷達、可見光還是紅外光,在分辨率不足的情況下都很難辨識出來。
相比之下另一個特征,也就是斜角甲板和起飛甲板所組合出的不規(guī)則船體輪廓,就比較友好了。
民船出于容積率的考慮,不可能設(shè)計這種支楞巴翹的外形出來。
甚至連不設(shè)置斜角甲板的中小型航母,以及兩棲攻擊艦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排除。
而且更重要的是,300米長、40米寬的輪廓,對于目前的衛(wèi)星分辨率來說,還是勉強能夠分割出來的。
所以,才必須要解決凹陷區(qū)域識別率的問題。
否則直接給你把斜角甲板那一塊分割成圓潤的弧線,那就和一艘油輪差不多,一點特征都不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