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视频综合在线-亚洲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二区-国产在线观看自拍av-久久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啪

繁體版 簡體版
01小說網(wǎng) >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tǒng) > 第963章 懷疑人生的印度設計師

第963章 懷疑人生的印度設計師

懷疑人生的印度設計師

如果時光能夠倒流,他一定會回到十分鐘以前,阻止那個瞎比畫餅的自己。

什么k1a?

什么升級計劃?

不存在。

就這個東西,愛要不要。

主要是,科塔·那拉亞博士萬萬沒想到。

人,竟然可以不要臉到這種程度——

把取消掉的訂單轉移到改進型上面去。

聽上去似乎沒什么問題。

但那是在這個“改進型”已經存在的前提下才沒問題。

現(xiàn)在基礎型的k1都還沒造明白,就直接把訂單砍掉四分之三,對于項目發(fā)展和來說無異于晴天霹靂。

誠然,斯坦航空公司屬于國企,空軍現(xiàn)在想要更先進的k1a升級型,肯定需要另撥經費,不至于需要他們自籌資金。

但裝備研發(fā)過程當中的很多問題,并不是有了錢就能馬上解決的。

lca的總體設計在相當程度上借鑒了幻影2000,甚至相當一部分工作就是由法國人完成的。

所以,在這個名義上是“自研”的項目當中,技術人員面臨的問題不僅僅是要積累經驗,甚至還跟很多技術引進的型號一樣,要一邊縫縫補補,一邊對法國人在大三角翼上的一些細節(jié)設計進行吃透和理解。

只有通過k1型的研發(fā)和生產,把這些過程全部走完之后,才具備改進新機的可能。

否則貿然動手,一旦中間出現(xiàn)什么差錯,別說解決問題,就連排查原因都很難做到。

這還只是技術層面的問題。

更麻煩的地方在于,lca作為一個拖拖拉拉了將近20年才完成首飛的項目,雖說自研的濃度不太夠,可也是印度航空工業(yè)數(shù)萬人的心血。

而且從驗證機的測試情況來看,即便是k1型,也能夠實現(xiàn)當初“以制空任務為主,取代米格21和米格23f”的設計目標。

但在這距離成功只剩下臨門一腳的時候,國防部承諾中的訂單不僅沒有擴充,反而縮減了。

這對研發(fā)團隊的士氣打擊是極其嚴重的。

就像你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總算完成上級的kpi,結果不光沒看見獎金,反而被傻x上司罵了一通,而且下個月還被設定了更高的kpi。

擱誰來也遭不住。

想到這里,那拉亞定了定神,決定嘗試著說服對方。

“蒂普尼斯將軍,不知道空軍方面,希望新型號的k1a能夠實現(xiàn)怎樣的作戰(zhàn)目標?”

這種時候,肯定不能跟甲方大爹起沖突。

因此博士選擇了相對迂回的策略。

“我們的新飛機不能只作為一種用于防御的型號,而是應該擁有足夠的進攻性,比如發(fā)射主動中距彈,還有使用精確制導武器的能力……”

蒂普尼斯在td2號驗證機面前手舞足蹈地說道:

“當然,還有更遠的航程、更大的載彈量,可以支持飛機在空中作戰(zhàn)更長時間,而不是起飛之后半個小時就要降落……”

這下子,那拉亞有點懂了——

這不完全就是想要對標北方鄰居的殲10a么……

他一邊在心中暗罵對方這種完全沒道理的攀比心,一邊開始在腦子里飛快地組織語。

“但是將軍閣下,lca最初的研發(fā)目標,只是取代像米格21這樣的老式飛機?!?

那拉亞據(jù)理力爭:

“據(jù)我所知,這些戰(zhàn)斗機過去的主要任務也只是用于爭奪制空權,或者掩護攻擊機進行低空短程突襲,都是lca比較擅長的部分?!?

“如果說是攜帶火箭彈和普通炸彈進行應急的話,那么k1技術狀態(tài)下的lca也可以做到,而且因為有投彈計算機,精度也比老型號高一些。”

“而且,就算需要多用途能力和足夠的航程,我們也已經裝備了幻影2000c和蘇30ki,留給lca執(zhí)行這類對地打擊任務的余地已經很小了……”

聽到那拉亞的回答,蒂普尼斯的臉色微微變了變。

“博士,我剛剛說的那些,可是瓦杰帕伊閣下的意見。”

“如果lca無法通過升級實現(xiàn)這些要求,那我們后續(xù)只能考慮把經費用于采購外國飛機,比如更新型號的米格29,或者是跟lca使用相同動力系統(tǒng)的jas39……”

那拉亞的內心不由得一沉。

這也是一直困擾著他的一塊心病。

由于大量使用外國零部件,以及整個航空工業(yè)的低效率,導致lca作為國產飛機,但在成本上卻并沒有什么優(yōu)勢。

如果單算經濟賬,那米格29upg反而是更劃算的選擇。

看著低頭沉默不語的那拉亞,蒂普尼斯又繼續(xù)道:

“而且,既然華夏能夠修改殲10的設計,把它變成一種多用途戰(zhàn)斗機,那難道我們就做不到么?”

他這句話的本意,大概是用一下激將法。

然而不說還好,一說出口,反而讓那拉亞更加氣不打一處-->>來——

(請)

懷疑人生的印度設計師

你要不要看看咱們倆國家的實際情況差距有多大?

在lca之前,斯坦航空公司在設計研發(fā)領域唯一的經驗就是不算成功的hf-24“風神”。

不光裝備量小,飛機設計也是在不斷變更的要求中來回徘徊。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