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機搞軍用?
不過,羅柏·布丹顯然沒有注意到艾德斯坦納的些許eo。
對于只負責試飛任務的他來說,畢生樂趣都集中在探索一個型號的性能極限,并不太愿意關心研發(fā)過程中的那些利益糾葛。
因此,在稍作停頓之后,又繼續(xù)道:
“其實就我個人的感覺而,這架飛機還遠沒有到達極限,如果按照最開始的計劃在試飛過程中進行一段淺俯沖,那應該能突破到更高的速度……”
羅柏說著伸出手,在半空中比劃了一個向下俯沖的動作。
這個有點瘋批的提議直接把艾德斯坦納嚇得一哆嗦,內(nèi)心直呼你們搞試飛的是真不怕死——
他最開始確實也想過靠淺俯沖來做個弊,但那是因為按照當時的估計,獵鷹8z由于體量太大加上機身較粗,平飛狀態(tài)下的最大空速連馬赫數(shù)09都到不了。
這種情況下,乘著順風搞一搞淺俯沖加速,風險還在可控范圍內(nèi)。
可如今,實際飛出來的結果比當初的計算快了差不多40kh。
別看這個數(shù)字按照比例計算不太高,甚至連5的偏差都不到。
但這可是跨音速段。
不夸張地說,每1kh的速度變化,對氣流和結構產(chǎn)生的影響都是難以預知的。
至少對于艾德斯坦納來說是難以預知的。
如果一直保持平飛也就罷了。
畢竟沒有縱向過載,即便發(fā)現(xiàn)速度進入危險區(qū),也可以僅通過慢收油門來實現(xiàn)平緩的減速。
至少不會出現(xiàn)什么機毀人亡之類的大問題。
但要是進入俯沖狀態(tài),那等到需要改平的時候,情況可就難說了。
萬一出現(xiàn)鎖舵,乃至機翼拉斷……
艾德斯坦納只是稍微往這個方向想了想,就覺得脊背發(fā)涼。
不出意外的話,獵鷹z將會是他職業(yè)生涯當中負責的最后一個重要項目。
既然當年畫出去的大餅如今都已經(jīng)圓回來了,那剩下的任務就是保障型號能夠平穩(wěn)落地,并獲得商業(yè)層面的成功。
冒險的事情他老頭子年紀大了,做不來。
“還是不必了?!?
艾德斯坦納果斷回絕:
“最大速度和最小速度測試都是達標即可,現(xiàn)在既然已經(jīng)飛出了092的設計指標,那后面的測試重點應該轉向這一速度下的容許包線范圍,而不是一味地繼續(xù)加速?!?
“而且,根據(jù)我們的飛控程序設定,無論飛機在任何情況下空速超過09馬赫,都會發(fā)出報警并自動進入減速程序?!?
說話間,他又把羅柏剛拿過來的數(shù)據(jù)記錄儀接在了專用的讀取設備上面,準備親自確定一下試飛數(shù)據(jù),然后從里面截取比較亮眼的一段拿出去當宣傳材料。
“嗯?”
羅柏不由得一愣:
“還有這種限制?”
“嗯……從過去發(fā)生的一些典型空難吸取教訓,專門加入的?!?
艾德斯坦納的回答有些模棱兩可,顯然不太想在這個話題上繼續(xù)糾纏:
“當然在試飛過程中沒有裝上,你們試飛員肯定不需要這些……但是商業(yè)航空公司的飛行員就不好說了……包括你剛才說的俯沖,今后也可能從飛控層面限制大角度的爬升和俯沖動作?!?
旁邊的羅柏頓時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大家都是一個圈子里的人。
說到這個份上,哪還能猜不到是什么原因。
“總之,你記得盡快安排一下……”
就在艾德斯坦納準備結束這段對話的時候,另一個聲音卻剛好從身后傳來:
“實際上,查爾斯,根據(jù)我們對本次試飛中發(fā)動機工作數(shù)據(jù)的分析,sea650還有進一步增推的潛力……”
二人轉過身,果然看到正從旁邊一個小隔間里走出來的伊恩·維斯塔。
“這我當然知道?!?
艾德斯坦納一副理所當然的表情:
“可是獵鷹8z已經(jīng)是整個系列里面最大的型號了,就算重新設計出更大推力的航發(fā),恐怕也只能留給支線客機來用……”
顯然,他會錯了意。
以為對方是說在同樣核心機的基礎上,還能設計出更大推力級別的產(chǎn)品。
這確實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畢竟sea650本質上可以算是小涵道比的非加力型號。
哪怕別的不動,只換上一個大點的風扇,也能把推力提高到9-10噸。
只是沒有合適的裝機對象罷了。
但維斯塔卻搖了搖頭:
“不是重新設計……我的意思是說,從性能表現(xiàn)來判斷,sea650本身,也還可以榨出來一些額外的推力,只是目前被發(fā)動機控制程序給限制了而已?!?
“當然,我這邊看到的也只能算是一些表象,具體情況還是要征求一下華夏合作伙伴的意見……”
(請)-->>
公務機搞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