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度陳倉
蒙省中部大青山南麓的礫石灘上,十一輛經過迷彩偽裝的五軸重型運輸車正在沙塵中疾馳。
車隊正中央的指揮車內,梁彥剛把額頭貼到防彈玻璃上,通過后視鏡看著車隊尾端騰起的煙龍。
那是一輛經過專門改造的痕跡處理車,尾部安裝了一個水箱和一臺大功率揚掃設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蓋重型車輛在荒漠上拖出的轍痕。
“氣象部門剛剛發(fā)來預警?!?
正在后面工作艙負責聯絡的參謀長紀云鵬轉過頭來,屏幕藍光映亮他棱角分明的下頜:
“按照車隊目前的速度計算,大約半小時后就將會駛入強沙暴區(qū)域,可能會影響到定位導航信號,我們是否需要調整路線或者是……”
梁彥剛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帶著征詢的眼神看向車子另外一邊的刑牧春。
盡管身為旅長,但由于本次任務的特殊性,所以整個隊伍的最終指揮權是掌握在對方手中。
后者則瞄了一眼旁邊最新型的車載指揮系統(tǒng),上面正顯示著一個精確到秒的倒計時數字:
距離下一次光學偵察衛(wèi)星過頂還剩47分23秒。
“不,正好相反。”
刑牧春迅速做出決策:
“我們開進去,這樣即便在太陽落山之前,也可以不用再考慮衛(wèi)星的威脅?!?
這已經是整支車隊從鼎新基地出發(fā)之后的
暗度陳倉
指揮車停穩(wěn)之后,梁彥剛迅速在電子地圖上標定好了六組位置信息,然后打開車際通訊器的開關:
“03至08號車準備分散,前往指揮系統(tǒng)分配的坐標,準備啟動電磁棱鏡系統(tǒng),02號發(fā)射車進入陣位,等待下一步指令,09、10號車原地待命……”
隨著他的聲音通過無線電傳遞到各個車組乘員耳中,一行上百人的隊伍迅速按照此前無數次訓練時那樣,各自開始忙碌。
梁彥剛隨后跳下指揮車,在腳下的黃土地面上狠狠踩了踩:
早年間,哪怕是具備機動能力的戰(zhàn)術導彈,也需要在專門經過水平校準和基座硬化的預設陣地上才能發(fā)射。
而東風16的發(fā)射車自帶平衡定位能力和檢定系統(tǒng),是第一種可以完全擺脫對于陣地依賴的型號。
因此,這里雖然還是叫做發(fā)射陣位,但實際也不過就是一處相對平坦且堅硬的普通地面而已。
“刑總,需要跟常院士那邊聯系一下么?”
梁彥剛來到正在電腦前面檢查數據的刑牧春旁邊,干燥而帶著些許涼意的空氣讓他的鼻腔有些發(fā)癢,忍不住打了個噴嚏。
“不需要。”
后者的眼神甚至沒有離開鍵盤:
“準備過程保持衛(wèi)星通訊靜默,至于發(fā)射之后,會有專門的彈載通訊系統(tǒng)把傳感器數據回傳到鼎新那邊?!?
梁彥剛張了張嘴,但最后還是沒有出聲——
之前培訓的時候,刑牧春提到過如何利用等離子流削弱黑障效應,讓玄鳥在10馬赫的速度下維持雷達制導和衛(wèi)星通訊。
只不過他確實是沒聽懂。
就在二人說話之間,遠處的地平線上,幾臺形似雷達車的龐然大物正緩緩展開折疊支架。
移動系統(tǒng)因為缺少反射網,所以效果比質量效應靶場那邊的固定版本效果稍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