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沒機會培養(yǎng)趙凌,他不能坐視不管。
趙凌聽王翦這般說,沉默片刻后,道:“朕受教了。”
王翦收起詩集,問道:“太后逼皇帝立迎兒為后?”
趙凌點頭。
王翦沒有問原因,橫眉一豎,冷聲道:“皇帝不應被親情裹挾,不應被任何人威脅!”
“自古君王稱孤道寡,陛下卻被太后逼迫,可曾像話?”
趙凌哪怕兩世為人,更身處皇帝高位,亦被王翦一記當頭棒喝。
趙凌沒有再說受教,而是皺眉道:“朕不希望做一個無情的君王,太后乃朕生母,朕雖不是愚孝之人,也不希望與太后之間隔閡過深?!?
王翦亦沉默了片刻,最后盯著趙凌道:“老臣去后宮與太后說罷,老臣想去三川郡看看!還望陛下準允。”
“那便有勞武成侯了。”趙凌道:“武成侯愿去哪皆可,到了三川郡,直接找郡守就好,他會為武成侯安排一切?!?
三川郡絕對比咸陽更適合養(yǎng)老,王翦去三川郡,也算看看后世之繁華。
“謝陛下恩準,老臣告退。”
王翦向趙凌施了一禮,懷里揣著詩集,轉(zhuǎn)身朝殿外走去。
殿門大開,光照進來,拉長了王翦的身影。
趙凌朝王翦的背影深深行了一禮。
他這位外王父為大秦做的實在太多。
他或許深諳為臣之道,知急流勇退,但有些事,他并沒有含糊。
始皇駕崩之后,王翦絕對算得上是趙凌最堅強的后盾。
王賁率親衛(wèi)從龍,沒有王翦默認或者點頭,王賁也是不敢的。
以及后面不要任何分封,替趙凌勸太后
剛才他所說的話……
趙凌從不懷疑他外王父對大秦的忠誠。
他說皇帝不應被任何人威脅,立場已經(jīng)很堅定了。
按理說太后那邊應該由趙凌親自去解決的。
但自從趙凌拒絕娶王家表妹,太后根本不見他。
趙凌身為兒子,不愚孝,卻也想留住這份母子情。
按照這個時代的眼光來看,太后其實是沒錯的。
能成為皇后,至少應該門當戶對。
王家世代忠臣,王賁在一切不可控的前提下領兵擁立趙凌,卻未得任何封賞,迎娶王家女子,親上加親,也算對王賁的彌補。
可趙凌這都不答應,不僅不肯立其為后,甚至都不愿娶王家之女。
太后之前回王家本就決定不再干政,父親都不肯見她,更是讓她傷心。
封地也不求了,可皇帝卻絲毫不給她這當母親的面子。
從太后的角度來看,自己這兒子是真的薄情寡義,甚至說他是準備針對王氏一族。
也是因此,趙凌所為讓她完全不能理解!
那呂氏不過一介庶民,呂氏一族與王家能比嗎?
可皇帝寧娶呂氏也不娶王家女,這豈不是讓天下人恥笑王家?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