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一行人沿著馳道前往三川郡,本就無多少人知曉,可趙凌卻提前一日派了三百騎陷軍營將士沿途剿匪。
沿途各郡縣郡守、縣令皆收到命令,除匪務(wù)盡!
王翦那三輛馬車后面五百步的距離,跟著兩百騎陷軍營將士。
他出城的消息的確是隱秘,可世上哪有不透風(fēng)的墻?
有心人自然會盯上。
王翦年事已高,不宜作戰(zhàn)。
而王翦若是在路上出了事,無論是山匪還是有心人干的,這口鍋都得甩在趙凌的臉上。
趙凌這等行事周密的人,怎可能容許任何的意外發(fā)生?
更何況王翦是他的外王父,旅途必須開心,被擾了興致都是不行的!
就因王翦出咸陽,整個大秦掀起一場聲勢浩大的剿匪運動。
各個山頭的土匪流民,要么棄械投降,要么就地剿滅。
這反正都是遲早要做的,趙凌干脆直接開始了。
如今天下也算太平,秦律不似之前嚴(yán)峻,前陣子不少山匪流民心甘情愿自首坐牢,匪患明顯少了許多,這次清剿起來并不算難。
王翦他們一路前往三川郡,路上連一個劫道的都沒見著,這也讓王迎有些無聊。
說好的咸陽城外山匪橫行呢?
王翦離開咸陽城第三日,韓信與陳平班師回朝,他們只帶領(lǐng)了三千兵,蒙恬以及其余三十萬將士依舊留在了上郡。
咸陽宮,朝堂之上。
趙凌身穿朝服,頭戴王冠坐在龍椅之上。
韓信可謂是意氣風(fēng)發(fā),將軍功薄上呈給趙凌,諫道:“陛下,如今匈奴已滅,北方長城已可不修!臣為上郡三十萬將士請命,回鄉(xiāng)墾地?!?
眾臣亦紛紛站了出來應(yīng)和。
趙凌望著朝堂上一片請命之人,沉吟道:“不可!”
“長城還得修!”
“邊關(guān)還得守!”
“此番大捷,將士們按軍功進(jìn)行封賞,韓信封太尉,原太尉蕭何任治粟內(nèi)史?!?
“此番征伐胡人的將士,十八歲以下,三十五歲以上的將士退役回鄉(xiāng)。”
“退役將士除軍功封賞,另從少府賜銀幣百枚,作為朕對他們的獎賞?!?
“未退役的將士,每年多百枚銀幣的俸祿?!?
“年滿三十五歲必須退役,根據(jù)鎮(zhèn)守邊關(guān)的年時,每年再賞一百枚銀幣,積累至退役之時一同發(fā)放?!?
關(guān)于對將士們的減員以及封賞,這一點趙凌是看過將士們的統(tǒng)計的,上郡十八歲以及三十五歲以上的士兵多達(dá)十二萬。
如今匈奴已滅,上郡留下十八萬左右的士兵鎮(zhèn)守已經(jīng)足夠。
將士們的俸祿直接提高,令這十二萬少年或年老的士兵回鄉(xiāng),并發(fā)放一筆退役的錢。
至于在役的將士,直接提高他們的軍餉,并且承諾其退役之后的獎勵。
兵在精,不在多!
重賞之下自有勇夫。
最重要的是,如今的國庫不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