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靠兄長,也是應該的嘛。
可哪知,他下手快,顧敏下手更加快。
三五兩位是各要了兩百畝的,自家必也得兩百畝不是?
再加上七,十二各一百畝,十三,十六十七各五十畝的,這樣便去了九百五十畝了。
顧敏也和四爺說了,這五個孩子總也得留下些吧?
自家的產(chǎn)業(yè)不是?
畢竟三個小阿哥離娶媳婦也不遠了。
他們有自己的地兒,蓋個小莊子啥的,離四爺這兒也近,多好。
至于銀子嘛,就不用給了,每人五十畝,也就一百五十畝,自己還是送得起的。
五個兄弟姐妹劃一塊兒,到時候互相往來的,多好啊。
顧敏畫了塊很美的藍圖。
她當然也知道,隨著將來四爺上位,幾個阿哥長大,和睦這種事,在三兄弟之間是不可能發(fā)生的。
不過,和她問題還是不大的,她就雙胞胎,然后每人送五十畝,不親近誰,不討好誰,也不和誰交惡。
當然了,自家的那兩百畝,價格還是要算的,總不能說讓四爺吃軟飯吧?
自己也沒那個膽不是。
福晉昨天也是有在慈寧宮的,自然是授意朱嬤嬤和顧敏說了,想給娘家留些地的。
這些年,烏拉那拉家族的人遠離朝廷核心,他們的第三代人也只是當了個三等侍衛(wèi)罷了。
一方面是親近圣上的機會沒有。
另一方面確實也是人才凋零。
所以,四福晉的想法是,在小湯山這兒的地倘若能給娘家留些,和行宮近些,萬一有那機會接近圣上呢?
雖說機會也未必大,但每年總有那么幾個月可以慢慢想辦法不是嗎?
最要緊的是,這兩千畝地,之前顧敏可是答應按市價賣的。
價格又便宜,又近行宮,泉眼還多,過了這個村,以后是永遠不會有這個店了的。
因此,四福晉一開口便替娘家要了一百五十畝。
然后李氏,宋氏的便也摸上來了……
那兩千畝差不多就這么內(nèi)部消化完了。
對于十四想要的五十畝,四爺是早就幫他留著了的。
雖說顧敏這兒預定出去了不少,可和宋氏等人也說過,這得和爺商量過的,得有爺?shù)耐獠判小?
當然了,自己沒問題,反正賣給誰都是誰,總得緊著自己姐妹不是。
四爺那時候在劃分地的時候,給十四挑的地理位置也不錯,緊著四爺?shù)淖约艺印?
相反,弘暉等人將來的那地兒,還遠著四爺些。
四爺?shù)南敕ㄊ?,以后年紀大了,總是兄弟間互相往來得多些。
所以,左邊是十三,右邊是十四,后邊是老七家的。
親近遠疏,他還是分得清的。
兒子嘛,自然有兒子的空間。
雖說四爺也是沒打算收十四銀子,可是,你要,和我給你那是完全兩碼事兒。
十四一來就說,他想要五十畝地,然后又說,“四哥,聽說你給十三哥也留了塊,多少畝啊,你收十三哥多少銀子啊。
咱倆可是親兄弟,可不能收得比十三哥多啊,要不然,額娘知道了,得多寒心啊。”
十四這種話一出口,換了是誰聽了心里都不舒服的。
不僅厚著臉皮來要,還用德妃來壓,換了是你,你給不給?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