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蘭的個性是,主子不問,她就不會主動說,葫蘆雖然好奇,不過,卻被顧敏說的杏花村新鋪子的事給扯開了。
素蘭倒是長吁了一口氣,心道,幸好沒繼續(xù)下去,要不然,也不知道要怎么說才是。
顧敏對于新鋪子的構思想的是,樓下繼續(xù)賣糕點,樓上可以拿來開茶鋪。
京城杏花村附近都有茶樓,人家茶樓的生意都不錯。
而且一開始茶樓哪兒的客戶都會給小二一些銀子讓小二去買。
或者是直接杏花村買些糕點,然后進入茶樓。
后來漸漸的,有幾家茶樓也和杏花村合作開展了生意。
那就是每天杏花樓按量給他們送貨,由于是長期客戶,自然會給一些折扣了。
而茶樓賣給客戶的價格呢,又和杏花村賣的是同樣的。
顧敏那時候還給茶樓出主意,你可以推出各種套餐,套餐里加些糕點,這樣的價格會比單點便宜些。
茶樓的老板很快就明白其中的意思,因此,倒是有幾家茶樓和杏花村合作得挺愉快的。
當然,也有和杏花村合作得不愉快的,比如說九爺名下的那家茶樓,就是嚴禁攜帶外食上他們的茶樓的。
因此,顧敏便向葫蘆和素蘭提出了,這次自己就開個茶樓。
“主子要圓這個夢么是好的,只不過,在碼頭哪兒?”
素蘭首先反對。
“奴婢也覺得不是很妥當,主子你想,去哪兒的,一般都是分別的吧?分別么,一般都喝酒的,哪有喝茶的?
你說都要分離了,大家伙都挺傷感的,而且有些行程緊的,哪有空坐下來喝杯茶啊。
你瞧瞧,那兩條街上,是不是一間茶樓都沒的?!?
沒這茶樓,說明沒這市場不是?
在葫蘆的想法里,啥生意都可以做,但是,賠本的生意絕對不能做。
對于做生意的人來說,這完全是個運氣的問題。
你說通州的杏花村其中一間鋪子賠本了,那鐵定會影響另一家的。
本來那一家的生意也就只有剛剛好罷了。
顧敏見素蘭和葫蘆一起反對,便也不吱聲了。
她本來就是看著沒有茶樓,才想起開一家的。
這不是獨門生意嘛,反正樓上也是自家的鋪子,算是開拓條一條商機。
不過,兩人都反對,她也就不繼續(xù)下去了。
素蘭見顧敏的臉色不是很好,便道,“主子,要不這樣,咱不是還要開私房菜館嘛,這還得麻煩你和葫蘆去找找鋪子。
在通州總還是你和葫蘆熟悉些?!?
顧敏心道,還不知道私房菜館以后的銀了歸誰呢,自己才不要去找,要不然,以后是歸雍王府公中的,那自己很吃虧的好么。
弘暉是嫡長,年氏的兒子又有寵,你說咱的弘瞻以后能分到多少?
有沒有一成還是個問題,弘暉拿走一半是必須的吧?
自己辛辛苦苦賺來的銀子,干嘛要分給大家伙使啊,自己又不是圣母!!
葫蘆不愧是侍候顧敏多年的忠仆,一見顧敏的臉色,便問素蘭,關于以后紅利分成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