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年,吳氏便生下了張若溎,張廷玉便把兒子抱到了姚氏這兒。
張廷玉那時候是給了吳氏兩個選擇。
第一,給吳氏備一份嫁妝,把吳氏嫁出去,這份嫁妝絕對也是極為豐厚的,足夠她無憂生活一輩子。
第二,繼續(xù)留在府里,但一年只能見兒子一面。
會在府里給她另辟一處院子,讓她單獨居住。
另外給她安排一處三十畝的良田讓她收租子,以保證她的生活。
吳氏自然是選擇了第二種方案。
第二種雖說日子未必好過,而且一年只能見一次兒子。
可對吳氏來說,也足夠了。
那時候進門做妾的時候,她也知道是這下場了。
而且在懷孕以后,張廷玉的表現(xiàn),讓她更是明白,張廷玉眼里只有妻子,容不下她人。
現(xiàn)在張家的長孫是她兒子,哪怕兒子不認她,她也不能給兒子拖后腿。
萬一她嫁了人,那個男人是個渣渣呢?
到時候拖累了兒子,豈不是對不起兒子?
反正張家也不會虧待于她,她就這么過吧。
張家有了長孫,姚氏的生活倒是松快了許多。
不知道是不是壓力沒了,姚氏在張若溎生下的第二年又有身孕了。
這是離她第二次懷孕足足有十三年了。
那時候張英也好,吳氏也好,都是極為激動的。
庶長孫哪里能和嫡孫相比。
張家為了鄭重其事,還特地接了姚氏的母親過來長住,照應兒媳的生活。
雖說后來生產(chǎn)又得了一女,張英和吳氏有些失望,不過,張廷玉倒是很欣喜的。
對他來說,兒子已經(jīng)有了,算是完成對張家列祖列宗給他的任務了。
至于女兒,則是他和妻子的愛情結(jié)晶,他自然是視若珍寶。
而正是因為張廷玉對妻子的態(tài)度,所以,那時候在京城也好,或者是他們老家桐城也好,很多有閨女的人家,都想把閨女嫁進張家來給張廷玉做兒媳婦。
在京城的時候,顧敏就感慨張廷玉的兒子年紀比雙胞胎年紀稍微小了一些些。
再加上是漢臣,要不然,和雙胞胎很配?。?!
那時候喵喵和大貓是嗤之以鼻,不過,現(xiàn)在喵喵細細觀察了她剛認的小弟,覺得這若谷老弟吧,除了嘴笨不愛說話之外,還是真的挺不錯的。
只是可惜,訂了親了,要不然,做自己的夫婿她倒是也不介意的。
雖說張若溎嘴笨,可喵喵比較會打探事兒,再加上還有人家的小廝哪兒打聽,喵喵便把張家上上下下都給打聽清楚了……
誰叫船上比較無聊呢,不說八卦,你說干嘛?
難道讓她來繡花嗎?
張若溎上有兩個姐姐,下有一妹一弟。
兩個姐姐均已嫁人,都是他們老家那兒的青年才俊。
至于妹妹則也在議親中,據(jù)說是京城人士。
至于那個弟弟,則出生沒多久,比弘瞻年紀還小……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