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自己的小妾出海找銀子?
雖說表面上,打的是簡王府的旗號。
可是,京城的那些王公貴族誰不是人精子?
再一想到雅爾江阿在外“雙向插頭”的名聲,四爺更加郁悶了。
顧氏不會給他戴綠帽子,可是,被傳戴綠帽子,同樣也不好受。
他不為自己著想,也得為弘瞻著想才是。
四爺說辭也想好了。
圣上一向偏寵弘瞻,也會為弘瞻考慮的吧?
可哪知,聽侍候的人說,康熙去了六宮哪兒,至于具體是哪個宮室,他們也不知道。
四爺一聽,便知道自家皇阿瑪是在躲避自己了。
康熙這兒解決不了的,那么,只能從顧氏下手。
顧敏一聽四爺?shù)膩硪?,便長嘆了一聲道,“爺,你覺得,我沒有拒絕過嗎?
圣上是我想拒絕就能拒絕的?”
康熙都會用弘瞻和小獅子來威脅自己了,自己能怎么辦?
顧敏也想好了。
最多自己是假死嘛。
雖說很不值得,可有什么辦法。
而且真拋下了,其實假死也是有好處的。
比方說,自己以后可以假借雅爾江阿的名頭南下了。
倘若四爺上了位,自己還是可以做生意。
四爺也會需要銀子的吧?
倘若四爺沒上位,換了是別人,比方說十四啥的。
那么前一兩年的,也不會來動雅爾江阿的人吧?
有一兩年時間做緩沖,夠自己帶著小獅子遠走高飛,隱姓瞞名了。
就是在京城的幾個娃會有些麻煩。
不過,只要自己安全,手里有銀子,總是能想到法子來救回孩子們的。
風頭過了,看守的人也松懈了,漫漫人生幾十年,只要孩子們活著,能救的吧?
所以,顧敏想通了,特別是康熙答應了,自己可以帶著小獅子走,她覺得也是有可為的。
但現(xiàn)在就怕的是小獅子不愿意和自己走。
而康熙之所以答應下來,也有雅爾江阿的一份功勞。
雅爾江阿也算是照搬了顧敏的原話,那就是“這個世界將來都是年輕人的,不趁現(xiàn)在跟著我這個嫡嫡親的額娘去學習學習,
以后接棒給誰?難道還指望別人教導我兒子啊?”
康熙一開始覺得,本來自己已經(jīng)答應弘瞻,明年讓弘瞻的弟弟入上書房了。
可是,雅爾江阿的話呢,也是有道理的。
倘若一切都按照自己的步驟前行的話,康熙還是想讓弘瞻將來能承繼一切的。
而小獅子和弘瞻是一母同胞,聽梁九功說,老四對這個小兒子極為滿意。
是常年帶在身邊教導的,據(jù)說一一行像極了老四。
你說到時候自己走了,弘瞻沒有自己這棵大樹保護,再加上弟弟這個勁敵,可怎么辦?
弘瞻別的兄弟不足為患,最大的隱憂相反還是他的弟弟。
既然顧氏想把小兒子帶在身邊,那就帶著嘛。
顧氏的想法也是有道理的。
她一個女人家家的,能在海上混幾年啊?
將來的這些事兒,有個傳承不是很好?
一不傷了兄弟感情。
二來,這條路可是顧氏幫小兒子挑的,難道小孫子還能怪自己這個皇瑪法嗎?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