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愿意回家就回家,不愿意,他們也可以搞個莊子,讓她們自給自足。
第二就地通通把她們殺了,省得她們活著泄露了風聲。
雖然那些婦人也知道回家以后未必會有活路。
可是,那幾位官老爺不是說了,將來會搞個莊子安置她們這些苦命人的。
雖然官老爺?shù)脑捨幢乜尚?,可至少比落在倭寇手里強啊?
被關(guān)著就被關(guān)著好了,因此,她們也都答應(yīng)了下來。
而老大的計劃則是,把那條倭寇船給征用下來。
反正他是帶了幾個會倭寇話的探子的,到時候,他們也學幾句,假扮倭寇上岸??!
他們總不能大喇喇的用大寶船上岸吧,這可是很會影響兩國邦交的好么??!
不得不說,老大考慮事情還是挺全面的。
論學語方面,弘景是學得最快的,誰叫人家年紀小,可塑性最強呢?
幾位皇孫或多或少的也學了幾句,雖然時間是倉促了些,可愛新覺羅家族出來的,也沒啥笨人,可比那些兵痞子學得麻溜多了。
不知道是不是他們一行人運氣好,他們上岸之后,也沒人懷疑他們。
他們開采到運上船將近三個多月,還是沒人懷疑他們。
雖然某些居民是覺得挺奇怪的。
你想,以前倭寇都是從船上搬東西上岸,現(xiàn)在怎么從岸上搬一箱箱很重的東西上船了呢?
只不過,別人看是一塊塊的石頭,那些居民也就不問了。
知道得越多,死得越快的道理,那些居民還是知道的。
康熙那時候給老大的旨意是,你四弟的側(cè)妃是個會做生意的。
你四弟呢,會叫她去廣州府接應(yīng)你們。
到時候,你們補給完充足的淡水和食物之后,就先去廣州府,到時候一起回通州,再把那些箱子運上岸。
這年頭,假借顧氏洋貨的生意把箱子運上岸,才不惹人懷疑啊。
康熙那可是個很要臉面的帝王,好么??!
哪怕事情敗露了,他也能推顧氏頭上不是??!
而對于回程的事兒,弘暉則說出了自己不同的意見。
他們之前一路來鬼子國的時候,總共遇上了三路倭寇,基本把這三路倭寇全部給滅了。
也總共征用了人家的五條船,雖然不多,不過,也能裝載好些貨物。
把其中的一條船改造一番,到時候讓老周帶著一些人先去廣州通知顧敏,讓她趕緊帶著小獅子回來。
至于他們則繼續(xù)留在這兒開采運輸,到時候,大家伙一起到通州集合,兩不耽誤嘛??!
老大覺得也有道理,便答應(yīng)下來了。
老周呢,也答應(yīng)去廣州。
本來他和他的伙計對著倭寇就有強烈的恨意,畢竟,他們的家人多多少少都有些是死在倭寇的手里的。
那時候以為是跟著曾經(jīng)的直郡王來打倭寇的,他們的興致還是很高的。
現(xiàn)在,就是運送石頭,他們就不怎么樂意了,只不過,沒表現(xiàn)出來罷了。
因此,周老板帶著些伙計在岸上采購了一些鬼子國的特產(chǎn),比方說東洋美女之后,便直奔寧波港而去。
寧波哪兒畢竟是他的老家,他必須先回去瞧瞧。
他這樣斷了信息幾個月,還不知道家里會鬧成啥樣??!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