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喵和大貓比起來,本來就瘦弱些。
再加上這兩年來,顧敏一直待在南洋,看慣了南洋女人,真心覺得,這長女瘦弱得像絲瓜似的。
還是那種沒啥好肥料,營養(yǎng)不良的田里種出來的絲瓜??!
“在京里,眼線多,哪里有通州方便,和額娘也好多年沒見了,女兒真的很是想念。
這一年來,我和若谷就住在通州,也方便他看書?!?
喵喵淡淡的說道。
“怎么了,在張家過得不好?”
特么滴張廷玉,敢虧待自己的女兒,看自己回去不使勁給他穿小鞋,給他全家穿小鞋??!
“公公婆婆待我都很好,只不過,張家是他們家鄉(xiāng)的大戶,很多族親都來投奔。
在京城太影響若谷學(xué)習(xí)了。
更何況,我還有鋪子要打理,便和公公婆婆商量,來了通州。”
據(jù)喵喵所說,這事兒,還真的怪不到張廷玉夫妻身上。
應(yīng)該說,張廷玉夫妻也挺恩愛的,所以,待這個兒媳婦也不差。
張廷玉雖然沒有和妻子明說,可能和張廷玉恩愛幾十年如一日的婦人,哪里會是個傻子的。
哪怕沒有猜到個十足十,七八分也能猜到了。
所以,婆媳關(guān)系雖然不如母女關(guān)系,可也并不差。
每年,張氏族親來投奔張廷玉的并不少。
在古代,族親還真是你一個砍不斷的束縛。
在古代,一些好官大官死在族親手上的,還真不少。
張若谷是張家的長子,這種招待宗親的任務(wù)自然是落到了他的頭上。
特別是他下面幾個弟弟年紀(jì)還小,也沒娶媳婦。
在古代,沒娶媳婦是被認(rèn)為還是毛小伙的。
不像已經(jīng)娶了媳婦的,都會認(rèn)為是成人的。
“你也別給若谷壓力,這應(yīng)付宗親,可比讀書難多了,影響他讀書也正常的。
科考本來就難的,這么多人考,能考中幾個啊,你千萬別給他壓力。
咱家也不是非要進士及第的人家不是?”
要知道,喵喵可是一向自視甚高的。
有的時候,還是像大貓這樣的人,做人會比較開心。
喵喵就是對一切要求過高,所以,有的時候,過日子就艱難了。
不是說有要求不好,只不過,心態(tài)也要調(diào)整好。
“額娘,你放心,我對這些也沒看在眼里,只不過,他給自己的壓力挺大的。
也是這一年多來好了些,去年,他弟弟成了親,公公就把應(yīng)付宗親的事交到了二弟手上。
我就和若谷暫時搬了出來。
去年今年明年,我聽弘瞻說,皇阿瑪都會開恩科,所以,若谷還是有希望的。”
一般皇帝登基第一年開恩科她能夠理解。
怎么連開三年?
而喵喵一解釋,顧敏才知道,原來她離開的這兩年,朝堂上發(fā)生了這么多的事。
她離開沒多久之后,康熙就“病倒”了。
對于康熙病倒,也沒人懷疑,本來康熙年事就高,再加上之前,康熙就時不時的在生病了。
本來大家也準(zhǔn)備康熙要駕崩的事了。
可哪知,老八老九老十,十四四個人居然調(diào)動了一批官兵和四爺搞起了對抗來了。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