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說,自從顧敏回來后,年氏和惠蘭的運動量算是增加了不少的。
以前,年氏就窩在自己宮里,除非四爺過去,要不然,都不怎么出去的。
顧敏則是覺得,生命在于運動,還拿出以前大貓的活動量來說。
所以,年氏就每天帶著女兒去長春宮給皇后請安了。
一來,也給了皇后面子。
二來,也讓女兒小小增加了運動量。
但是,也就早晚去請安,人家屬于請完安就走的主兒。
哪怕如此,皇后倒也滿意了,怎么著也比那齊妃好些。
所以,人啊,就特別怕對比?。?!
“要么我先去問問貴妃口風?你也知道,我這人不太會說話,到時候,帶著你一起去,你問問?”
顧敏出主意道。
她是覺得,廢太子不能放出來正常,畢竟人家占著嫡字。
可老大就不同了。
你說倘若不是老大那時候和廢太子斗,四爺能有那機會上位?
雖說大部分是四爺自己本身的功勞。
可是,老大怎么著也出了一點力的。
更何況,現在人家還在搶銀礦呢。
他就這么一點小要求,能答應,還是要答應的,對吧?
讓他的兒子過些平常旗人的生活,好像也不算是啥難事。
而且,對四爺的名聲也好聽啊,雖然四爺是個不注重名聲的人。
可能讓四爺名聲好些,還是好的嘛??!
顧敏想了想又道,“弟妹,我有個主意,你回去同十三弟說說看,看是否可行。
你們也知道,我杏花村鋪子的上至掌柜,下至店小二,學徒,全部是自己莊子上培養(yǎng)出來佃戶家的兒子。
要么,讓老大家的孩子也去我鋪子上上工?
雖說龍孫做那商賈之事,確實被人看輕。
不過,一來圣上也放心了。
二來,他們也能自給自足。
別看我鋪子里的那些伙計,人家生活也不錯的。
和曾經的王府生活是比不上,可也比一般的平民要好。
我鋪子里好些伙計的孩子,都要立志考秀才,考舉人呢,呵呵。
那些讀私塾,請先生的銀子,可是他們自掏腰包的?!?
兆佳氏聽了顧敏的話頓時覺得靜妃有的時候說話也太不靠譜了。
自己喜歡做生意是一回事。
讓老大家的那幫兒子去杏花村做小二,做那迎來送往的生意,到時候,愛新覺羅家族的臉面要不要了?
別人會怎么說圣上啊??
不過,顧敏這么說著,她就把原話照搬照說給了自家男人。
“靜妃真是這么說的?”
“爺,我也知道有些不妥,要不,過幾日,我再進宮和靜妃說說?”
兆佳氏給十三倒了杯茶,然后遞到手中說道。
“這個法子倒是最為妥貼的,圣上哪兒也容易開口了,大哥哪兒,也能交代過去了?!?
十三突然覺得顧氏或許真沒別人想得這么簡單?。?!
不說別的,就看她鋪子里的那些人手就知道了。
別人做生意是幾年后的局勢看明了。
可她呢?
那是看了幾十年??!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