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接到風聲的時候,別人也是接到風聲了。
只不過,無論是前朝也好,或者是大清開國以來,都沒有說太妃太嬪出宮榮養(yǎng)的先例。
所以,大家伙都在等著十七會怎么做。
倘若勤太妃能出宮榮養(yǎng),那么,密太妃,宜太妃,榮太妃,定太嬪等人也能出宮榮養(yǎng)了。
至于二十一阿哥等小阿哥和人家的額娘,也在觀望著。
哪知,十七居然出京了。
這下,大家有些明白了,看來是要為皇上立下汗馬功勞,才能接額娘出來?。。?
本來嘛,身為愛新覺羅有子孫,就要有為大清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現在,只要辦好差,還能接額娘出來一家團聚,那自然得用心辦差了。
這年頭當兒子的,都是很有孝心的。
能把額娘接出來住,當然是好。
因此,有些人便進宮來探皇后啊,顧敏的口風了。
永璉病了好長時間,現在身體雖然是恢復了,可皇后卻因為日夜照顧永璉而病倒了。
至于李氏哪兒,李氏對于朝堂上的事兒知道得并不多,四爺也不會和李氏說。
因此,有心人便想來儲秀宮這兒探探口風,只可惜,顧敏也沒在儲秀宮。
皇后病倒了,像顧敏這樣的妃嬪是肯定要去侍疾的。
雖然不用她端茶倒水,不過,每天都是要在哪兒報道的。
時間一長呢,宋氏等人也有些受不了的。
本來都是有些年紀的,每天這么侍候怎么行啊。
宋氏首先病倒,再接著小鈕鈷祿氏也病倒了。
顧敏一看這樣不行,便在請示了皇后之后,把人馬分成了三撥。
她帶著幾個答應常在的守一天,耿氏和武氏各帶人守一天。
這樣,隔兩天才去當值一次,人也容易緩過精神來。
這天,剛輪到顧敏當值,還沒出儲秀宮呢,那邊蘇培盛就過來宣四爺的口諭。
大概的意思就是靜妃顧氏秀外慧中(?),知書達禮(?),能力超群(?)在皇后病倒的這幾天里,暫代六宮職責。
顧敏:mmp,這種吃力不討好,又容易得罪人的事,憑毛又要自己來干?
自己寧愿每天去長春宮侍疾,也不愿意打理宮務好么!!
本來么,自己去長春宮,就是看著侍候皇后的宮女有沒有偷懶的。
她一不會幫著去嘗藥,二不會幫著去倒痰盂。
只會和皇后說,皇后啊,您多喝點熱水。
或者皇后醒來的時候,和她聊會兒天,和她匯報,今天永璉的功課又得先生嘉獎啦,永璉今天因為太過掛念皇后你,所以,吃得不多。
皇后啊,你為了永璉多吃一口飯,可得快點好起來?。?!
可打理宮務呢?
自己沒這經驗好不!!
“蘇公公,這皇上會不會是搞錯了,本宮可沒有這方面的經驗?!?
蘇培盛端著笑臉,一臉燦爛的說道,“奴才沒有搞錯,皇上說了,怕您有些事兒不懂,所以,特別招了公主進宮,先教您幾天。
還有,皇上調了玉茹姑娘來幫襯娘娘您。
奴才給娘娘道喜了,恭喜娘娘,賀喜娘娘!”
蘇培盛生怕顧敏不懂自家主子暗地里的意思,最后那句話是說得極輕的。
顧敏一聽,驚愕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