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從北到南,每一個官員都忙忙碌碌,無休無止。
北直隸的事情在整個大明都引起巨大的震動,朝廷‘新政’顯然不是只‘說說’的表面文章,如果他們履行不力,后果難堪!
京城之內(nèi),從內(nèi)閣到六部,都在加緊籌備,不斷完善,在北直隸進行快速推廣,積累經(jīng)驗的同時,也在準(zhǔn)備著向其他省份推動的事宜。
山.東,山.西,河.南三省是離京城最近的,自然要從這三省開始。
山.東巡撫衙門。
巡撫黃承元,以及參政,參議六人,總共七人,正在議事。
“大人,從內(nèi)閣的文書來看,刑部的刑獄司,大理寺,督政院都要在山.東分級設(shè)立,只怕會引起不小震動?!?
“刑獄司的職權(quán)更加明確,不管是巡撫衙門,還是知府,知縣都無法完全掌控,肯定會有很多人不滿……”
“刑獄司還好說,督政院是要督查政務(wù),分明是給我們頭頂懸了一把劍,大理寺又剝奪了衙門的斷案之權(quán),從巡撫衙門,知府衙門,到知縣衙門,權(quán)力都被大大削減……”
“若是地方上抵制,哪怕是不配合,都足夠我們頭疼,內(nèi)閣還要求在一個月內(nèi)完成,這如何能做到?”
“想必內(nèi)閣應(yīng)該比我們還要著急,聽說畢閣老,以及傅尚書,周尚書等人都出京巡視,朝廷已不同以往,不能隨意的應(yīng)付……”
黃承元默默的聽著,神色頗為鎮(zhèn)定。
這些事情在京城討論的時候他就早有知道,這個時候只是進一步向下面?zhèn)鬟_罷了。
等他們議論了一陣子,黃承元沉色道“景正新政,中興大明,乃是大勢所趨,誰人都不能阻擋!這些政務(wù)只要慢慢來,終歸容易解決,現(xiàn)在皇上就在山.東,山.東必須要向皇上展示對新政的堅決支持態(tài)度,決不能模棱兩可,隨意糊弄!若是誰敢在這個時候胡亂說話,給山.東巡撫衙門,整個山.東抹黑,添堵,令皇上對山.東產(chǎn)生極其惡劣的惡感,本官決不輕饒!”
眾人心神一凜,連忙齊聲道:“大人放心,我等絕對支持景正新政,中興大明!”
黃承元這才輕輕點頭,道:“皇上過幾日要與山.東文武官員見面,這幾日好生準(zhǔn)備,決不能出亂子,若是皇上怪罪下來,你我這些加起來都不夠承擔(dān)!”
在座的哪里有異議,當(dāng)今皇帝何許人,每每出人意表,仿佛沒有他不敢做的事情,誰敢觸他的霉頭!
“大人,”突然間,一個參議道:“明日就是濟.南知府楊鳳仲母親的壽誕,我等幾人都收到了請柬,看樣子是要大肆宴請一番了?!?
另一個參政接著道“皇上,朝廷素來崇尚節(jié)儉,尤其是現(xiàn)在四處災(zāi)情不減,災(zāi)民每日都在增加,若是讓皇上看到,怕是會動雷霆之怒。”
“現(xiàn)在外面都是謠,說什么‘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朱門可不就是皇上,這要是傳到皇上耳朵里,我等都吃罪不起……”
“我看,必須要阻止!楊鳳仲在清流素有威望,若是他激怒皇上,被嚴(yán)懲,恐會掀起士林風(fēng)波,不利于山.東的穩(wěn)定以及各項政務(wù)的推進……”
“現(xiàn)在北直隸風(fēng)波未定,天下士紳不安,朝廷需要楊鳳仲這樣的人穩(wěn)定地方,給朝廷說好話,是萬不能輕動的……”
黃承元聽出他們的意思了,沉吟著道“兒子給父母過壽,此乃人倫,本官沒有相阻的道理,你們這么看?”
“大人,必須要阻止,否則山.東風(fēng)波將起,影響一系列的既定計劃……”
“與其阻止楊鳳仲,下官倒是認(rèn)為不如諫阻皇上,勸皇上盡早南下……”
“下官有不同意見,皇上是萬萬諫阻的不得,我等這樣的心思未必逃得過他的法眼,還是要控制楊鳳仲。此際正值我大明奮發(fā)圖強,革除流弊之時,楊鳳仲之類人,只會空口大話,無功無德,粉飾太平,看似憂國憂民,實則于國于民都無一絲益處!下官認(rèn)為,巡撫衙門應(yīng)當(dāng)插手,借由楊鳳仲,向皇上,向朝廷,向山.東士林百姓表明我們革新的決心!”
“不妥不妥,楊鳳仲絕不能動,否則干系太大,不利于山.東情勢……”
“楊鳳仲在士林,在山.東威望太大,是不能輕動……”
對于楊鳳仲,在座都爭議起來,黃承元聽著也算明白了。
無非是朝廷與皇帝對待朝政分歧的一種延生,他沒有急著說話。
眾人爭論一番,還是一個參政抬頭看向黃承元,道“大人,不若您去求見皇上,向皇上闡述我山.東與北直隸完全不同,正百廢待興,萬象更新,切不可輕動……”
“北直隸地廣人稀,我山東地窄人密,文風(fēng)鼎盛,士林如織……”
“大人,不管如何,還是要摸一摸皇上的心意,我們方可有對策。”
黃承元微微點頭,關(guān)于‘新政’,從朝廷再到地方巡撫一級,想法都是日趨一致,那就是‘革新事所必行’,分歧就在于手段,方式方法上。隨著皇帝的手段越來越激烈,各地官員們懶散的心思也在變,逐漸的提升節(jié)奏,更好似在與皇帝比拼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