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對庫頁島的覬覦由來已久。
遠的不說,就說近的。早在寬永十二年(1635年),松前藩第二代藩主松前公廣便派家臣村上掃部左衛(wèi)門巡視庫頁島,其探查的主要區(qū)域便是南部的大泊及其附近區(qū)域。后來幾年間,松前藩還陸續(xù)派了小規(guī)模的探險隊進入庫頁島南部,繪制地圖、尋找特產(chǎn);同時在大泊設立商館,試圖向當?shù)卦∶袷斩悾⒃诖蟛锤鬯诘陌⒛嵬邽硟?nèi)設立了漁場。到了1644年,也就是兩年后,松前藩在為幕府繪制的全國地圖——《正保御國繪圖》中首次將庫頁島、蝦夷地納入了日本領土范圍。
從中可以看出,松前藩一直對富饒的庫頁島是垂涎三尺的,對于任何強力的外來者均抱有了警惕與排斥的態(tài)度。不過眼前這些外來者開著巨大堅固的、武備精良的船只過來,而且看起來他們還能提供犀利的鐵炮,那么也不是不能和他們商談一些生意上的事情。藩內(nèi)在蝦夷地上開采了一些砂金,再加上在庫頁島地區(qū)山丹貿(mào)易所帶來的一些收入,松前藩的財政狀況其實還是比較寬裕的,那么購買一些前線急需的戰(zhàn)爭物資也就理所當然了,相信公廣殿也會欣然答應此事的。
“這種鐵炮出售的條件很高?!毙〈卫纱蛄藗€馬虎眼,說道:“這需要我們的更高級別的長官首肯才有可能實現(xiàn),而他顯然會綜合考慮多方面的意見才能做出最終決定?,F(xiàn)在我只能說確實存在這個可能,但也僅此而已,這需要我們進一步‘增進了解’,你懂的?!?
今村吉之助點了點頭,沒再說什么。大家初次接觸,說話最好點到為止,況且他也需要回藩內(nèi)向他的主公稟報。
小次郎這邊在交涉,而那頭強森上士的手下已經(jīng)攜帶了相當數(shù)量的貨物到岸上來。有看起來就很不錯的金屬刀具、有細密結實的漁網(wǎng)、有厚重耐用的布匹、有保暖的大衣、有驅寒的烈酒、有雪白晶瑩的鹽巴、甚至還有一般人很難見到的鋒利軍刀與盔甲,這些每一樣都深深吸引了集市上這些鄂倫春人、費雅喀人、阿伊努人的目光。
水手們笑嘻嘻地示意他們自己挑選,這些人頓時一擁而上,拿起自己心儀的物品仔細觀看了起來。他們有些人撫摸著厚實耐磨的牛仔布,有些人試穿著鴨絨大衣與棉大衣,有些人試了試那些鋒利的剝皮小刀與剔骨尖刀,有些人則專注于那些雪白的鹽巴和爽口暖胃的烈酒。東岸人搬過來的商品都很有代表性,基本全是生活消費品,這對于尚處于原始社會的庫頁島原住民來說無疑是最有吸引力的。
在場的唯一不爽的恐怕就是那些攜帶者衣物、鹽巴跨海而來的山丹人了,因為這意味著他們手里的大量貨物將積壓著賣不出去。而賣不出去的后果就是他們也無法交換到自己急需的商品,這使得他們的臉色很難看,但又攝于東岸人大船的威勢而敢怒不敢。
隨后登岸的李毅上尉很快注意到了這個情況。本著不放過每一個貿(mào)易對象的原則,李毅決定看一看對方帶來的貨物。在與對方連比帶劃后,這些山丹人終于明白了李毅的意圖,他們很快便高興地搬來了自己的貨物。李毅隨手翻了翻,大致是一些山貨,有獐子、山雞、野兔等獵物,也有一些狐貍、貂鼠乃至熊瞎子的皮毛;除了這些之外,便是大量的充滿民族色彩的服裝了——這些原本就是庫頁島的原住民們將要購買的商品,但是如今這顯然受到了東岸人提供的貨物的沖擊。
李毅略作考慮后,便大包大攬地決定將這些山丹人賣不出去的商品全部吃下。那些野味、木耳、山筍什么的采購回來正好當做回程時的食物儲備,而那些名貴皮毛則更不愁銷路了,不光說歐洲,就是東岸國內(nèi)那些富起來的一部分人對這些奢侈商品都有很強的消費欲望。而且這些皮毛在南半球幾乎很難見到,運回國內(nèi)的話多半能賣出天價。其實這些山丹人要是想辦法搞一些野山參過來的話,李毅等人絕對會第一時間高價收購掉的。這些野山參一旦運回東岸國內(nèi),李毅用腳趾頭都能想到那些年事日高的穿越眾們將會爆發(fā)出何等強烈的搶購欲望。至于山丹人帶來的那些服裝就有些雞肋了,不過可以先存放起來,以后賞賜給干活麻利的奴隸,這也是一個辦法。
李毅大包大攬的做法讓這些山丹人欣喜若狂,他們拿自己的商品與東岸人進行交換,然后再拿交換到的東西去與那些原住民進行易貨交易。李毅等人對于和他們的這種交易簡直樂得合不攏嘴,一件名貴的皮毛東岸人往往只需要支付一把尖刀以及兩瓶河中大曲,一大袋木耳更是只需要一把剝皮小刀,利潤豐厚得令人難以想象。更妙的是,在這種“不對等”的交易中,偏偏還每個人都認為自己賺了,簡直讓人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