墻上,最顯眼的位置掛著一張偉人的畫像。
這屋子,比村里九成以上的人家都要氣派。
“張同志,請坐?!辈虖V年讓張衛(wèi)國坐下。
隨后拿起暖水瓶,倒了兩杯滾燙的開水,一杯推到張衛(wèi)國面前。
“謝謝?!睆埿l(wèi)國沒有先喝水,而是等著對方開口。
蔡廣年端起自己的杯子,吹了吹熱氣:“張同志,你剛才說,想買我們的蝦?”
“是的?!?
“不知道你對基圍蝦的需求量,有多少?”
張衛(wèi)國身體微微前傾,目光直視著蔡廣年:“基圍蝦的生長周期,我了解過,大概是120天左右。我剛才在塘邊看了一下,你們的蝦應該分了兩批在養(yǎng),一批差不多可以出塘了,另一批還在長。
除了你們固定要供給本地酒樓的那部分,剩下的,有多少,我們就要多少。
話音落下,客廳里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蔡廣年暗暗思索,這個年輕人不僅知道蝦的生長周期,連他們分批養(yǎng)殖這種為了保證穩(wěn)定供貨而采取的策略都看出來了。
這不是信口開河的二道販子,是真正做大生意的人!
蔡廣年的心,瞬間活泛了起來。
港城的消費能力,比羊城、鵬城加起來都高。
要是真能把蝦賣過去,這對承包了蝦塘的十五戶人家來說,意味著穩(wěn)定的銷售渠道。
他強壓下心中的激動,臉上依舊波瀾不驚。
“張同志,你既然是懂行的,那我也跟你說句實在話?!?
“只要價錢公道,這蝦賣給誰,對我們村里人來說都一樣?!?
“不過我得事先說好,我們只管養(yǎng)蝦、撈蝦。我可以把蝦撈上來,甚至幫你用拖拉機運到鵬城任何一個地方。但是,怎么過關,怎么去到港城那邊,我可沒有辦法。這中間的路,不好走。”
這個年代,想把大批物資從內(nèi)地運到港城,可不是一張車票那么簡單。沒有通天的關系和門路,貨能給你扣得渣都不剩。
張衛(wèi)國等的就是他這句話。
“這個自然。”張衛(wèi)國端起水杯,從容地喝了一口,潤了潤喉嚨。
“蔡書記,生意嘛,各人有各人的門路。怎么把貨弄到港城,那是我的問題?!?
“你們要做的,就是把蝦撈上來,過完秤,幫我裝上車。只要貨一上車,咱們就當面結款,錢貨兩清?!?
“從裝上車的那一刻起,這批蝦是死是活,是爛在路上還是被誰扣了,都跟你們村里再沒有半分關系。運輸過程中的所有損耗,我一力承擔!”
這話說的很坦蕩,徹底打消了蔡廣年的疑慮。
他站起身,在屋里來回踱了兩步,像是要把心里的激動給壓下去。
“張同志,你既然這么有誠意,我也不跟你繞彎子。這片蝦塘,是我們十五戶人家聯(lián)產(chǎn)承包的,我是帶頭人,但賣不賣,賣什么價,還得跟大伙兒通個氣。不過你放心,只要我蔡廣年點頭,這事就成了九成?!?
這話說得很有水平,既表明了他能做主,又尊重了其他村民,滴水不漏。
張衛(wèi)國點點頭:“這是自然,我等蔡書記的好消息。不過,丑話說在前面,我時間比較緊,不知道什么時候能要貨?價格方面,又怎么說?”
蔡廣年很是爽快:“就按咱們平時賣給鵬城那幾家大酒樓的價錢走,每斤2元,我們圖的,就是一個穩(wěn)定長期的銷路?!?
這次談判,完全在張衛(wèi)國的預料之中,甚至比他預想的還要順利。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