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瓊是有點看不透晏景休的,他對自己是否喜歡,也有點摸不透。
晏景休這個人,好像沒什么城府,脾氣有點暴躁,說不過就吼。
可有時候你根本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就好像……
有一層膜,至始至終都將他包裹在里面,誰也碰不到真正的他。
不過話都說出來了,她就絕不讓他咽回去!
“王爺如果真的對那個位置沒興趣,不如去找七王爺結(jié)個盟。”
“找他?”晏景休挑眉,“為何?”
靈瓊理由簡單得令人發(fā)指:“省事啊?!?
晏景休思索片刻,不知道是覺得她說得有道理,還是只是信她的話。
找機會去了七王府一趟。
…
靈瓊把三個人洗腦一番,又將他們放了。
陛下那邊還沒出事,三王爺先出事了。
起因是三王爺?shù)囊粋€小妾,在街上和人起了一點爭執(zhí),場面混亂下,小妾帶著的侍衛(wèi),把那人給打了。
結(jié)果回去后那人就死了。
這本來也不是什么大事,在這個時代,普通人的命并不值錢,隨便打發(fā)便是。
三王爺也是這么想的。
可是沒想到這件事鬧大了,死者家屬要求官府秉公處理,不能包庇三王爺,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與此同時,外面還傳一些關(guān)于三王爺不好的傳聞。
沒過幾日,城里就發(fā)生滅門慘案,死者便是之前鬧事的那家。
現(xiàn)場余留有證據(jù),直接指向三王爺。
三王爺案發(fā)當晚行蹤成謎,無人能證明他不在場。
甚至還有人指認,三王爺當晚喝了不少酒,還和人起爭執(zhí),揚要去殺了鬧事那一家。
所以外面都傳是三王爺惱羞成怒,殺他們泄憤。
這件事越鬧越大,最后驚動了陛下。
“三哥這事不好辦,證據(jù)很多。”
靈瓊嘖一聲:“一個王爺殺人,能留下這么多讓人指認的證據(jù)?都不動腦子?”
都是智力殘疾嗎?
隨便想想也不可能吧!
晏景休搖頭:“現(xiàn)在是已經(jīng)激起民憤,如果無法自證清白,三哥……”
這種事靠理智來分析沒用。
關(guān)鍵是現(xiàn)有的證據(jù)。
還有被人故意帶起來的民怒。
如今陛下身心疲憊,最不愿看見的就是皇城里鬧起來。
所以這件事應(yīng)該很快就會被解決。
至于怎么解決……
晏景休查了下,從一個門房那里問出來一點線索。
三王爺當天晚上出去,是和他那個幕僚一起出去的。
兩人不知道要去干什么,一個人都沒帶。
那個幕僚在三王爺出事后,就沒了蹤跡。
等他們找到,人已經(jīng)死了。
死無對證。
晏景休的話很快被印證。
三王爺拿不出更有利的證據(jù),證明他的清白。陛下為平民怨,讓人秉公處理。
最后三王爺被罰出皇都,短時間內(nèi)不能回來了。
布置這個局的人,明顯是因為時間匆忙,只能做到這個地步。
想想也是,本來三王爺應(yīng)該在上一次的軍餉事件中就出局。
但因為他們的插手,改變了計劃。
三王爺?shù)氖潞?,其他王爺也陸續(xù)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