笞這些人一旦被激發(fā)出體內(nèi)的惡行,便一個個的,都成了魔鬼。
劉沔殺了張麻子和劉矮子,他們已經(jīng)沒了回頭路?,F(xiàn)在誰想反悔都已經(jīng)來不及了,兩條人命,人雖然是劉沔殺的,其他人怕是誰也逃不了干系。
在這個地廣人稀的時代,殺人放火然后上山落草為寇。朝廷還真是難以抓捕,這些人一旦逃進綿綿深山,官兵機動性差,他們?nèi)羰橇鞲Z作案,是很難一網(wǎng)打盡的。
事已至此,剩下的六人一咬牙:“干了!”
一個以劉邕為首的造反小團伙很快結(jié)成,劉邕吩咐著眾人:“你們幾個,把這二人去后院挖個坑,一起埋起來?!?
那六個人戰(zhàn)戰(zhàn)兢兢,畢竟是死人,他們害怕了。六人硬著頭皮,將這兩具尸體拖到了后院,找來鐵鏟挖了兩個大坑,然后把二人扔了進去。
突然,那個劉矮子呻吟了一聲。
眾人大驚,連滾帶爬的跑了回來。胡信大驚:“怎么了?”
“那、那人活了!”其中一人驚恐的指著后院。
劉邕也是吃了一驚,當下帶著眾人一起來到后院,只見那張麻子已經(jīng)斷了氣。而劉矮子還在哼哼唧唧,原來適才這一刀并未要了他的命。
這就有意思了,劉邕不但沒有生氣,反而嘴角帶著一絲殘酷的冷笑,他對那跟著來的六個人說道:“咱們幾個,每個人上去捅他一刀?!?
劉沔提著刀,兩眼通紅:“對,就當是納投名狀!”
投名狀在古代邊緣群體用于增強團體內(nèi)聚力,表達對個人、組織的忠心,有強烈的人生依附性和反社會傾向,通常意思是以非法行為做保證(投名狀)而加入非法團體。投名狀是加入非法團體的表示忠心的保證書。
投名狀在古代用于忠誠之征,意思是加入一個組織前,以該組織認可的行為表示忠心。其所謂“但凡好漢們?nèi)牖?,須要納投名狀”,大意是指一個人在進入綠林時必須簽署的一份生死契約,有了“投名狀”便落草為寇。而擺脫“投名狀”的方法,就只有接受官府的招安這一條路了。所以后世就沿用了這一系列的說法即為“投名狀”。
比如水滸傳中,大家最為耳熟能詳?shù)木褪橇譀_的納投名狀了。小說原文描寫:林沖道:“小人一身犯了死罪,因此來投入伙,何故相疑?”王倫道:“既然如此,你若真心入伙,把一個‘投名狀’來。”林沖便道:“小人頗識幾字,乞紙筆來便寫?!敝熨F笑道:“教頭你錯了。但凡好漢們?nèi)牖?,須要納投名狀,是教你下山去殺得一個人,將頭獻納,他便無疑心,這個便謂之投名狀?!绷譀_道:“這事也不難,林沖便下山去等,只怕沒人過?!蓖鮽惖溃骸芭c你三日限。若三日內(nèi)有投名狀來,便容你入伙;若三日內(nèi)沒時,只得休怪?!绷譀_應(yīng)承了,自回房中宿歇,悶悶不已。
納投名狀,就算是正式入伙徹底斷了自己的退路了。劉沔讓每個人都去捅劉矮子一刀,大家都成了一根繩上的螞蚱。
劉邕二話不說,接過劉沔的刀子,跳到坑里對著劉矮子就是一刀。鮮血崩出,噴在了劉邕的臉上,血腥沖鼻。
劉邕一咬牙,站起身來把刀子收起,跳出坑外,冷冷的看著胡信。
胡信膽子比較小,他顫抖著雙手,最終還是接過了劉邕手里的刀。接下來他也跳進那個土坑,平日里胡信殺只雞都害怕,如今讓他殺人,著實恐懼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