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趁著出口埃及殲-7e戰(zhàn)機的機會,李干提議設立軍用高精密機械設備技術辦公室,就是為了捏住這里面的命門,防止出現(xiàn)技術泄露的問題。
    當時,全國就985廠的殲-7e出口,上面覺得這個所謂的軍技辦就是個擺設。
    現(xiàn)在大家才發(fā)現(xiàn),軍技辦根本就是捏住關鍵環(huán)節(jié)的關鍵部門!
    李干、賀明飛分別駕駛一架殲-10s,后艙里坐著的是古道風、魏二牛,這兩人算是結結實實地體驗了一把戰(zhàn)斗機的快樂。
    因為殲-10的最大航程達到了3850公里,還有150公里冗余量,因此,李干他們先是-->>飛到漠河上空,再掉頭往南飛到211廠,全程下來飛行距離正好是3850公里。
    全程保持1150的經濟航速飛行,四個小時后降落在211廠機場。
    211廠的領導們接到通知,一下子忙亂起來。
    李干落地后,稍作休息便走進了會議室,對211廠副廠長林宏宇說,“林副廠長,把殲-8改進項目的所有技術資料搬過來,包括你們和格魯曼公司草簽的合作協(xié)議?!?
    林副廠長陪著笑說,“李主任,這大晚上的大家都下班了,你看這樣行不行,你們先好好休息,明天我安排好后,去招待所請你過來審查。”
    “不必了,我們連夜工作,抓緊時間吧?!崩罡蓴[手說。
    林副廠長看到李干的態(tài)度這么強硬,只得無奈去安排了。
    出了會議室,林副廠長臉上的笑容消失了,快步往辦公室走,他的助理緊隨其后。
    回到辦公室,林副廠長臉色難看地說,“把人都叫回來加班,這一關遲早得過?!?
    助理答應道,“廠長,那個李主任這不是刁難人嗎,早不審查晚不審查,偏偏在草簽了協(xié)議后審查?!?
    林副廠長說,“他以前是211廠試飛隊的,武達民讓他背了黑鍋,發(fā)配去了985廠,誰能想到,這家伙到了985廠后,跟開了神通似的,連續(xù)放衛(wèi)星。殲-10就是他和宋文忠搞出來的?!?
    “就是他?。?chuàng)匯一百億美元那個人?”助理大吃一驚。
    林副廠長微微點頭說,“就是他。關鍵他還是軍用高精密機械設備技術進出口辦公室主任,所有的軍用技術合作,都得他審查批準。唉,讓人捏住了命門啊!”
    “趕緊去吧?!?
    助理連忙去了。
    林副廠長捏了捏鼻梁,想了想,拿起電話機給廠長打了過去,“紀廠,我是林宏宇。對,人到了,態(tài)度很強硬。唉,還不是因為武達民那件事,人家現(xiàn)在上門報復來了。”
    紀鵬豐在家里,坐在沙發(fā)那里拿著電話機話筒,沉聲說,“是啊,誰能想到那小子一飛沖天,入了上面的眼。老林,你跟他好好溝通一下,殲-8的改進項目不容有失,必須要在84年三十五周年國慶之前完成。我可是立了軍令狀的,殲-8必須要參加閱兵?!?
    林宏宇說,“我就擔心我分量不夠,他級別不高職務很關鍵,又是部隊的人,心里面本來就有怨氣,恐怕……”
    “你先溝通,明天我去會會他?!奔o鵬豐說。
    掛了電話,林宏宇無奈嘆口氣,從保險柜里取出技術合作協(xié)議,大步往會議室去。
    古道風、魏二牛站在警衛(wèi)位置那里,李干和賀明飛埋頭看殲-8的技術資料。
    不多時,林宏宇帶著殲-8項目團隊的人來了。武達民落馬后,方從永接任總設計師一職,殲-8項目得以繼續(xù)進行。
    此時,他們都或坐或站在那里,安靜地等待著,隨時要接受李干的詢問。
    方從永不時地打量著李干,他對這個年輕人的印象還停留在小小試飛員的階段,如何想得到,短短一年的時間,居然成了軍方負責技術審查的關鍵人物。
    此前,方從永是副總師,他個人對殲-8項目的認識是比較清醒的,但依然脫離不掉老派思想,他和武達民一樣,都是舊社會成長起來的高知識分子,對新東大自己培養(yǎng)出來的宋文忠這一派新派技術人員,有天然的歧視之意。
    李干可不管211廠的人心里怎么想,他完全按照職責對殲-8改進項目進行審查。
    他看到很認真、很專注,賀明飛主要是協(xié)助,將李干所需要看的資料找出來,分門別類。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很快就過了晚上的九點鐘,眾人逐漸失去耐心,但不得不等著!
    李干終于抬起了頭,目光搜尋了一下,落在林宏宇臉上,面無表情地問,“林副廠長,殲-8項目是1965年立項,1969年首飛,今年是1980年。”
    他指著面前的一份資料,說,“今年初,殲-8定型交付部隊,用了整整15年的時間。可是,這份空軍的使用反饋顯示,你們這個飛機直到現(xiàn)在,都沒能達到設計要求?!?
    “林副廠長,原因在哪里?”
    林宏宇的汗都要下來了。
    空軍對殲-8非常不滿,這一點根本瞞不住李干,人家就是空軍的試飛員。
    林宏宇解釋道,“我們原計劃是使用渦扇-6的,為了等發(fā)動機,我們的研制工作不得不放慢。渦扇-6遲遲不能定型,方總建議使用渦噴-13,先完成定型。但是這樣一來,殲-8的飛行性能就達不到要求了。”
    李干擺手說,“渦扇-6搞了十幾年,地面測試不足一千小時,你們都是專業(yè)人士,應該知道這款發(fā)動機幾乎是廢的?!?
    “殲-8這么一個二代機工程,讓你們折騰了十幾年,折騰了這么個結果?!?
    “現(xiàn)在,你們要花8000萬美元,請格魯曼公司幫助改進殲-8,包括機載雷達、電傳飛控,機頭進氣改為兩側進氣,等等等等。我想知道的是,在第三代新式戰(zhàn)機殲-10批量服役的當下,你們做的這些,還有意義嗎?”
    “這8000萬美元,值得花嗎?”
    林宏宇料到李干不好講話,卻想不到李干這么不給面子,直接把211廠的遮羞布扯了下來!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