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只是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市井之間,所在多有的現(xiàn)象。
只是,恰巧被朱興明幾人遇到了而已。
一路走來,整個遼東主體上,還是讓朱興明滿意的。
孟樊超目光一冷,上前半步,那商販被他氣勢所懾,不由得后退一步。
朱興明不慌不忙,從懷中掏出一錠銀子遞給獵戶:“這皮子我買了,這些錢應(yīng)該夠你買冬糧了?!?
獵戶愣住了,遲疑著不敢接。
“只是我頗為奇怪,你一個獵戶,為何還要自己買皮子?”
獵戶臉上帶著笑容:“朝廷安置的好,我家有六十多畝水田,誰還打獵?!?
朱興明的臉上,也帶上了笑意:“六十多畝,這么多?”
獵戶呵呵的笑著:“遼東地廣人稀,到處都是黑土地,”
朱興明點點頭,沒有再說什么,把銀子丟給了獵戶。
獵戶千恩萬謝,圍觀者紛紛議論。
“這老爺心善啊!”
“王老五太缺德了!”
那商販王老五見勢不妙,想要溜走,卻被孟樊超一把按住。
朱興明轉(zhuǎn)頭對他說:“做生意講究誠信,你今日欺人,明日便無人信你。沈陽盛京城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壞了名聲,還能立足嗎?”
王老五面紅耳赤,低頭不語。
朱興明又對那商販王老五說:“你若悔改,我便不深究。這錠銀子算我借你的本錢,好好做正經(jīng)生意,來日還我?!?
說著,朱興明又給了王老五一些銀子。商販王老五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呆立當(dāng)場。
離開人群后,一直沉默的旺財輕聲道:“爺心太善了,那等奸商,合該送官究辦。”
朱興明搖頭:“水至清則無魚。遼東民族雜處,最要緊的是和睦。若嚴(yán)懲漢商,難免被解讀為偏袒滿人。若不懲處,又寒了滿人心。如此處置,各方都能接受?!?
來福笑道:“還是爺圣明?!?
正走著,忽見前方一座氣派建筑,門前車馬絡(luò)繹不絕。匾額上書“遼東互市”四個大字。
朱興明興致勃勃地走進互市,只見內(nèi)部寬敞明亮,分區(qū)明確。東側(cè)是皮毛區(qū),西側(cè)是藥材區(qū),南側(cè)是糧食區(qū),北側(cè)是手工藝品區(qū)。各族商人交易繁忙,卻井然有序。
一個穿著官服的小吏迎上來,笑容可掬:“幾位老爺面生,是頭回來互市?可需要小的引路介紹?”
朱興明點頭:“有勞了。”
小吏自我介紹叫李文,是互市司事,一路引著他們參觀,詳細介紹各類商品的產(chǎn)地、成色、價格。
走到藥材區(qū),朱興明想起方才買的人參,便拿出來問:“李司事看看,這人參品相如何?買得值否?”
李文仔細察看后,笑道:“老爺買得值了。這是正宗長白山參,看須條和蘆碗,起碼五年以上。”
朱興明滿意地點頭,又問:“互市每日交易額能有多少?”
“平日能有二千兩左右,旺季可達五千兩。”李文答道:“若通了鐵路,翻十倍也不止哩!”
朱興明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