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隱堅決地表態(tài)。
在這一點,他跟朱元璋態(tài)度完全統(tǒng)一。
所以他的話立刻獲得朱元璋認同。
朱元璋早就看不慣這些儒生在民間散播各種謠的做法了。
在大明,表面上李善長等人是儒生代表。
事實上,那些儒生卻尊一個叫方孝孺的人為首。
這些人聯(lián)合了許多隱世的儒家大能,暗中慫恿藩王造反。
簡直罪無可??!
“錦衣衛(wèi)何在?”
朱元璋越想越火大,當即怒吼一聲。
聽到聲音,一直在大殿外候著的胡雄連忙走了進來。
“馬上調(diào)遣人手到大寧府,將徐樹棟等儒生,以及其他參與此事的人,全部給咱帶回來。”
“咱要親眼看看,是什么阿貓阿狗敢打老子的皇位主意?!?
既然已經(jīng)知道是誰在背后搞鬼,朱元璋肯定不會放過。
同樣,他也不會放過寧王。
他都快被寧王的愚蠢給蠢哭了,根本就是給老朱家蒙羞。
寧王看到朱元璋如此盛怒,嚇得一個字都不敢說。
而向來對儒家特別有好感的朱標,此時也沉默下來。
朱元璋既然下令,那必然又是一場聲勢浩大的抓捕行動。
而且錦衣衛(wèi)精英全部出動,肯定會引起多方關(guān)注。
朱標明白,如此大動干戈之下,寧王之事怕是沒辦法再按照家事處理了。
“皇上英明!”
“儒家思想最多能當成人生準則,根本不適合用來治理國家?!?
“寧王殿下應該謹記,太子殿下更應該引以為戒?!?
宋隱此話一出,朱標頓時驚呆了。
就連朱元璋臉色也難看起來。
朱元璋意識到,正是因為朱標跟儒生過于親密,所以他的性子才如此善良,沒有雷霆手段。
朱元璋特別不喜歡這點。
他讓朱標跟儒家大能學習,是讓他學習對方的知識,可朱標卻把儒生的一整套都學了過來。
所以朱元璋才趕緊讓朱標去跟宋隱學習。
京城錦衣衛(wèi),出動了大批精英直奔大寧府。
每次錦衣衛(wèi)大肆出動時,畢竟是發(fā)生了大事。
所以,朝廷各部紛紛打探,就連淮西一派也時刻關(guān)注起來。
朱元璋下旨,讓錦衣衛(wèi)去抓人后,心里的怒火才漸漸平息了幾分。
只是看到寧王時,他還是一陣火大。
這寧王簡直丟盡了老朱家所有人的臉。
“宋隱,接下來如何處理?”
難得這次宋隱跟自己心意相通,朱元璋心情好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