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說了陣話,那頭不知哪個人像是在喚她。這潘家人多嘴雜的,說話聲音也大,好不容易順著那聲音望過去,竟然看到孫氏坐在一個擺滿了零嘴兒吃食的大桌子邊,沖他們招起手來。
那地方寬敞異常,幾乎沒人敢過去擁擠的,且有專人在那兒侍候著,劉氏順著崔薇的目光看過去,便有些羨慕道:"你婆婆喚你了,聶夫子位份不同,又有聶舉人在,難怪潘老爺要給你們另外安排桌椅,坐著倒比咱們這邊好些。"她話里雖然羨慕,但并不是嫉妒,崔薇對劉氏印象一向又好,哪里愿意去和孫氏擠,聞便淡淡笑了笑,拉了聶秋染的手站起身沖劉氏道:"王嬸兒,我先去給我婆婆打聲招呼哩,我凳子還在這兒,你幫我瞧著,我去去就回來。"劉氏一聽她并不是要走了,頓時眉開眼笑,連忙就點了點頭。
崔薇一路朝聶家那邊擠了過去,剛擠到孫氏便埋怨她道:"咱們是什么身份的人,大郎也是有了功名的,不比潘家小郎君差,你去跟他們坐一塊兒干什么,沒得丟了咱們聶家的顏面。"她自顧自的埋怨,崔薇笑了笑,沒有搭聲,聶秋染一副認真傾聽的樣子,臉上帶著微笑,像是聽得極認真一般,但崔薇與他成婚好幾個月了,兩人朝夕相對,哪里還不明白他心里想什么的,估計這家伙早已經將收思轉開了。
孫氏還在埋怨著,那頭聶夫子已經有些不耐煩了起來。聶晴并沒在這邊,聶家兩夫妻便占了一張桌子,周圍人沖他們投來羨慕與討好的眼神,這種目光看得孫氏背脊挺得筆直,臉上露出得意的笑容來。崔薇卻不喜歡被別人一直盯著看,她往聶夫子兩人身上溜了一圈兒,便笑了起來:"公公,婆婆,小姑子今兒沒過來"聶晴近日里婚事已經定了下來,但還沒有往外傳,那陳家如今正在備著聘禮,只要一將聘禮挑過來,這門婚事便算是鐵板上釘釘了,就是現在在孫氏看來也是跑不脫的,聽到崔薇這樣一問,她擺了手冷笑道:
"如今她年紀大了,一天到晚往外頭鉆什么,還得在家里做鞋襪呢,哪里像你一樣有時間。"她待還要再說,聶夫子警告般的看了她一眼,孫氏也知道聶夫子不愿讓旁人瞧了自己笑話,今日她正是風光的時候,可不想因為這事兒被聶夫子給趕回去了。因此忍了這口氣,只說了一句便將嘴閉上了。
崔薇點了點頭,又與孫氏說了幾句,那中間已經有人搬了鑼鼓等物在外圍,有人開始調起了二胡弦,孫氏的注意力一下子便被吸引了過去,聶秋染捏了捏崔薇掌心,兩人悄悄摸摸的退了下去。潘家人半刻鐘后才出來的,這潘老爺崔薇原本的印象里倒是看過幾回,容貌長什么樣倒是記不住了,記憶里只剩下了威嚴與害怕的情緒。崔薇這回再見,自然不像原主那么膽小,抬頭看了一眼,這潘老爺年約五十許,留著山羊胡,身材中等偏瘦,今日穿著一件寶藍色繡了紅色福字的緞子襖,不知是不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他臉上都帶著笑意,倒不像崔薇記憶中那般令人驚嚇的模樣。
那謀了官職的潘家郎君是他長子潘世權,大約二十四五歲,面皮白皙,容貌倒是普通,但眼睛黑亮,嘴唇上已經開始隱隱留起了胡子。大慶王朝雖然也是有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一說,但那只是針對頭發(fā)等,指甲胡須等則是并不在此陷內,只是此時人大多以留鬢須為美,因此一般男子到了二十八歲上,便開始留胡子的大有人在。這潘世權都已經開始留起了胡子,足以證明他此時最少都已經二十八歲了。
這人穿著一身湖綠色錦袍,看起來倒有幾分氣勢。聶秋染的目光望在他身上,閃過幾絲冷意,周圍大部份的村民婦人都將目光落在了潘家人身上,而這潘世權在小灣村眾人眼中也算是個當官的,不少未婚的少女目光都往他身上溜,聶秋染借著火把,竟然看到一旁崔薇目光也落到了他身上,頓時嘴角抽了抽,靠近了崔薇耳邊,掐了她腰一把,有些羞惱:"看什么!他哪兒好看的,不準看他,我比他好看多了!"
"別鬧!"崔薇被他捏得有些想笑,一邊抓了他的手,一邊靠近他耳朵邊輕聲道:"我跟你說,這男人年紀輕輕可不能留胡子的,你瞧瞧這潘家少爺,現在還年輕呢,就開始留起了胡子,往后等到三十歲時,胡子一大把,看起來恐怕要老好幾歲,他的夫人年紀比他小些,往后兩人站一起,不跟父女差不多嗎"r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