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榮柱的鼎力支持,再加上李敏銓從旁襄助,三爺總算是同意了弘晴的全盤計劃,以首倡之名義上了治河,朝中爭議頓起,只是因著是時清欠追比之事正急,各方對三爺?shù)牧颂盥駶⒖谛袆拥拈_始。
“喳!”
三爺一聲令下,萬眾呼應(yīng),填潰口之行動立馬便如火如荼地開始了,但聽號子聲聲而響中,一隊隊民狀扛著一個個碩大的鐵籠子來到了潰口的兩旁,旋即便有早已等在一旁的數(shù)千民壯排隊上前,將抬來的一塊塊巨石撞進了鐵籠子中,不多會,一只只長兩丈、寬丈余、高半丈的大鐵籠便已被巨石填得個嚴嚴實實地。
“一二,拉,一二,拉!”
鐵籠子并非直接放置于地面上,而是安置在了數(shù)塊加蓋了鐵皮的木板上,板下墊有數(shù)根尺許高的低矮木樁,樁子上還困著數(shù)條粗大的繩索,連接在了數(shù)面絞盤之上,隨著一只只鐵籠子盡皆裝填完畢,自有人上前將鐵籠徹底鎖死,隨即便見一名早已站在鐵籠附近的地方官員揮動了手中的小紅旗,高聲地喊起了號子,一眾負責(zé)拉絞索的壯漢們齊齊用力,很快便將靠近河岸的木樁盡皆拉倒。
“轟隆隆”
隨著木板下頭的木樁依次倒下,整塊木板立馬便傾斜了起來,旋即便見巨大的鐵籠子在重力的作用下緩緩滑動,速度雖不甚快,可其勢卻是無可阻擋,不多會已是重重地砸進了河水之中,如山崩地裂般的聲響大起中,濺起數(shù)丈高的巨浪,須臾,浪平之后,潰口處原本湍急的河水頓時便是一緩,數(shù)個大漩渦乍然而起,發(fā)出一陣陣有若鬼嘯一般的聲響。
“拋土石!”
河水方一緩,早已等候在潰口處的河道官員高聲呼喝著下了令,立馬便見人潮涌動間,無數(shù)輕裝將一只只裝滿了土石的麻袋往潰口處不斷地拋投著,數(shù)萬人齊發(fā)動,片刻不停歇,潰口處的寬度便以肉眼能辨析的速度飛快地愈合著,待得到午時將近,原本寬達二百余丈的潰口已漸漸縮小到了不足十丈,而此時,原本已緩和下來的水流陡然間又湍急了起來,竟自將眾民壯拋投下去的土石袋盡皆沖跑,豁口處的填埋再次遇到了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