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辦法低調(diào)了(二合一)
晚宴的規(guī)格超過了幾乎所有人的預料。
在新聞聯(lián)播里經(jīng)常聽到名字的幾位,幾乎都露了面。
當然,本就知道這段歷史的常浩南對此倒是并不很意外。
由于各種復雜的歷史和現(xiàn)實原因,建國之初的華夏雖然在很多方面都師從蘇聯(lián),但卻并沒有像后者一樣建立起一套完整而嚴密的功勛體系。
甚至連軍隊都沒有,就更別提一般公民了。
除了在1955年時集中授予過的三大勛章——八一勛章、獨立自由勛章和解放勛章之外,一直到前世的2011年以前,華夏都再沒有正式設立過任何勛章。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制度化、規(guī)范化授予的功勛就只有軍隊和警察系統(tǒng)內(nèi)部頒發(fā)的一二三等功獎章。
受制于管轄權(quán)限的問題,非軍警身份的人哪怕功勞大破天,也是不可能獲得的。
只能換成別的方式打擦邊球。
這才有了常浩南拿到的那枚有些怪異的一等“獵蝠行動”紀念章。
按照規(guī)定,一等功往上,是榮譽稱號。
然而榮譽稱號的授予同樣不成體系,往往是根據(jù)獲得者的事跡而定制一個專屬頭銜。
從好的方面講,這可以算是一種殊榮。
但在操作層面上,其實會帶來很多麻煩。
比如并沒有一個辦法把獲得榮譽稱號這件事情給直觀地體現(xiàn)出來。
總不能走到哪都把獎狀帶身上吧。
又比如,假設一個人獲得了兩個榮譽稱號,那么沒有任何條文規(guī)定它們誰在先誰在后。
原則上,榮譽稱號不分高低。
但無論從觀感上還是實際上,同為榮譽稱號的“愛軍精武標兵”和“志愿軍一級英雄”之間顯然還是存在差距。
至于軍警體系以外的榮譽,那就更亂套了,有些頒獎機構(gòu)甚至只管發(fā)獎不管記錄,導致很多聽上去高大上的榮譽其實根本沒有價值。
由此而造成獲獎者本人的心理落差還在其次,更要命的是催生了很多利用這方面漏洞招搖撞騙的不法之徒。
在信息不夠通暢的時代,出省跟出國差不多,我在a省說自己是b省xx榮譽的獲得者,根本就無從查起。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xù)到80年代末,總算開始出現(xiàn)改觀。
中華全國總工會設立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并且規(guī)定,獲獎者中,一線基層工人的比例不能低于三分之一。
而常浩南他們獲得的華夏青年五四獎章,則是的頒獎儀式,必須要搞得隆重、搞得遠超標準。
因此不僅出席的領(lǐng)導身份驚人,跟著一起來的媒體也是一個個都如雷貫耳。
顯然,這件事情必定會得到聲勢空前的宣傳。
總之當整場慶?;顒咏Y(jié)束,常浩南回到家時,已經(jīng)接近當天午夜時分了。
他看著擺在桌上的獎狀和獎牌,掏出手機輸入了一串電話號碼。
這是常浩南自己個人的習慣,在一切最終塵埃落定之前,不會半場開香檳。
現(xiàn)在連儀式都已經(jīng)辦完,自然是要把這個喜訊通知到家里。
但是看著手機屏幕右上角顯示的時間,他猶豫了一下,還是沒有按下?lián)芴栨I。
太晚了,明天再說。
連續(xù)幾個小時的亢奮過后乍一放松下來,首先席卷而來的自然是疲憊。
再加上昨天晚上因為要準備獲獎感以及熟悉儀式流程同樣沒有休息好,因此常浩南只是換了個衣服就躺到床上睡了過去。
……
1997年這功夫,華夏連有線網(wǎng)絡都還沒普及,移動網(wǎng)絡更是個連概念都不是很明晰的玩意,所以不會像未來一樣,這邊儀式結(jié)束,那邊媒體馬上發(fā)布新聞的網(wǎng)絡版本并上熱搜。
而此時的華夏電視臺也剛剛完成一次大的設備升級和換代,正在從錄播新聞轉(zhuǎn)向直播新聞的過程中,反應速度同樣還沒有那么快。
一般情況下,對于新聞做出反應最快的,反而還是報紙和廣播的老兩樣。
因此,”》
當然,如果只是這樣,還不至于讓周莉如此失態(tài)。
但碩大而顯眼的標題下面還有一行稍小的字——
常浩南秦文貴李斌劉笑公舉東宋芳蓉獲殊榮。
在正式發(fā)布的新聞中,把六個人的名字順序做了替換。
不再是按照姓氏筆畫順序,而是按照獲得獎章的編號。
而常浩南拿到的,正是五四獎章的1號。
所以排在到底什么級別,周莉尚且不清楚。
但是能讓所有報紙用頭版頭條集中報道,顯然不是什么平常的事情。
她下意識地想要直接聯(lián)系常浩南確認此事并送上祝賀,但一時間竟然不知道該如何表達……
隨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之前冷冷清清的校園里面也逐漸熱鬧起來。
周莉決定還是先上好今天的幾節(jié)課再說。
常浩南取得的成就主要歸功于他自己的努力,作為父母,在孩子上了大學之后能提供的幫助著實有限。
(請)
沒辦法低調(diào)了(二合一)
她暗暗告誡自己,越是在這種時候,越是不能得意忘形。
作為一個上了各大機關(guān)報頭版頭條的人……的母親,還是要矜持一些。
否則也是在給兒子丟臉。
然而有些事情,并不是她想低調(diào)就能低調(diào)的……
一名幾乎是卡著上班時間到達,差點就要遲到的同事進來之后,對正在埋頭備課的周莉提到了這件事:
“周老師,我今天來上班的路上聽廣播,說昨天發(fā)了個什么大獎,里面有個獲獎者的名字和你兒子一樣誒……”
常浩南作為四屆之前的優(yōu)秀畢業(yè)生,至今在學校里還是留-->>著一些知名度的。
對方的一句話瞬間把辦公室里面所有的注意力引向了周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