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技術,但不夠前沿
最初答應盧育英去給殲10做主動穩(wěn)定性控制和喘振預測,其實已經是今年春節(jié)之前了,只不過因為年后各種意外事件頻出,讓常浩南一直都沒能兌現(xiàn)承諾。
并且,由于盧育英實際上沒有參與十號工程,因此這個事情直到現(xiàn)在為止都相當于并未開始,還需要和真正負責十號工程的宋聞聰或者薛熾夀進行溝通才行。
當然,以常浩南如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這種事情已經沒必要像一年前那樣,由杜義山代勞了。
在會議結束之后,他很快撥通了611所那邊的號碼。
對方的接線員當然不可能決定如此重大的事情,因此在說明自己的身份和來意之后,電話經過連續(xù)幾次轉接,才有一個年輕的男性聲音重新在聽筒中響起:
“常工啊,你這大忙人,可算想起來聯(lián)系我們了啊。”
“要不是之前盧總在閻良碰見你那次提起來這件事情,我們都以為要被你放鴿子咯?!?
常浩南很快聽出了接電話者的身份。
十號工程的副總設計師,楊韋。
之前他在蓉城132廠
前沿技術,但不夠前沿
但更加具體的東西,則不可能在電話里面談。
因此他話鋒一轉:
“這樣吧,技術細節(jié)方面的問題,在電話里面恐怕很難說清楚,我盡快安排一趟出差去京城,聽一下你的思路,如何?”
這就體現(xiàn)出常浩南如今地位的變化了。
擱在一年之前,這種情況下,只有可能是他飛過去找別人,怎么可能讓人家副總設計師專程為了他的一個想法而出一次差?
但現(xiàn)在,楊韋幾乎是自然而然地就做出了這個決定。
當然,這倒也不是常浩南有意擺什么架子,實在是學校新給他配的那臺超算性能確實了得,而611所并沒有同等級別的設備……
總之就是真香!
……
作為頂級工程師,楊韋辦事自然也是效率奇高,才隔了兩天功夫,他便安排好了自己在蓉城那邊的工作,在幾名隨行人員的陪同之下來到了京航。
二人在唐林天早已經安排好的一間保密程度足夠高的會議室里面碰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