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架飛機的航程如何?”
馬拉特關心的還是續(xù)航時間要足夠長,否則別人看見飛機來了躲一會,你找不到目標就得很快返航,那就沒意思了。
而一般的教練機因為沒有這方面需求,所以普遍不會設置太長的留空時間。
好在殲教9脫胎于一架正經的戰(zhàn)斗機,又換了油耗更低的發(fā)動機。
“帶三個副油箱的情況下,最大航程2600k,遠超大多數同類型號?!?
林海軍繼續(xù)毫不留情面地diss友商。
說到這里,他又突然靈光一閃,補充了一句:
“如果貴國特別需要執(zhí)行一些長時間空中巡邏的任務,那……我們公司其實正在研發(fā)一種無人機,類似美國軍隊用的那樣,馬拉特先生可以等到明年再來看看……”
二人說話間的功夫,繞了一圈的01號原型機再次飛了回來。
只不過這一次,是跟那架伴飛的殲教7一起做編隊飛行。
馬拉特再次舉起了手中的望遠鏡。
不過這一次,單從視覺上看,似乎并沒有什么特別的。
就在他有些疑惑的時候,旁邊的無線電里面?zhèn)鞒隽艘欢嗡_和飛機之間的對話。
林海軍直接充當起了翻譯的職責:
“這是在測試我們飛機的操縱精確性,塔臺要求跟在后面的殲教9相對位置向前5厘米。”
“奪少?”
如果不是望遠鏡掛在脖子上,馬拉特恐怕已經手一抖把它給摔了。
“5厘米?!?
林海軍用英語重復了一遍,然后欣賞著面前阿拉伯老哥目瞪口呆的表情——
對于表演隊專用的殲教9y,孫惠中創(chuàng)造性地在機頭原本給雷達預留的位置安裝了一臺從電子14所定制的無線電測距儀,可以直接在飛機的hud上顯示出前半球120°范圍內目標的相對方向和距離。
相比于雷達,這個小玩意的作用距離只有不超過100米,但勝在可以同時追蹤最多五個目標,而且精度更高。
完全是為了編隊飛行表演量身定制的功能。
結合油門反應迅速且準確的渦噴14b發(fā)動機,完全可以讓飛機以厘米級的精度進行編隊飛行。
當然,由于沒有fadec,發(fā)動機還是由油門桿獨立控制,所以這種玩法對于飛行員的手活要求非常高。
以蘇丹空軍的訓練水平來說,恐怕很難有飛行員能夠做到這種程度。
而且。這個設備本身體積不小,所以在戰(zhàn)斗教練型上面沒辦法安裝。
實際上,就連高級教練型都不太需要。
畢竟除了表演隊以外,也沒有什么場景需要飛行員做出“接近5厘米”這種離譜的動作。
哪怕是空中加油都不用這么精確。
但這段對話對于馬拉特造成的心靈沖擊卻是實打實的。
剛剛還有些猶豫的他幾乎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
“那么,價格呢?你們這架飛機要賣多少錢?”
馬拉特盤算了一下臨行之前總統(tǒng)給自己批準的預算,有點心里沒底的問道。
根據他的經驗,如果一個東西看上去哪哪都好,那唯一的缺點可能就是貴。
好在華夏方面接受各種靈活的交易方式。
“另外,這畢竟只是完)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