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的花樓分兩種,一種是自己就有瘦馬坊的,一種則是定期向瘦馬坊進貨。
這兩種應(yīng)該說是各有利弊。
有自己的瘦馬坊,可以說是貨源掌握在自己手里。
前期投入小,在培養(yǎng)的時候,倘若能發(fā)現(xiàn)些好苗子,那么,能擠入頂級市場,或者是不被踢出頂級市場,就有了保障。
但是,倘若五六年內(nèi),也培養(yǎng)不出一個好苗子,一旦出現(xiàn)了斷層,那就麻煩了。
而定期向瘦馬坊進貨有個好處,是等人家培養(yǎng)到十二三歲才入貨。
雖說價格是貴了很多。
可是前期無投入,無風(fēng)險。
顧敏聽了,便知道了,這就和現(xiàn)代做馬卡龍一樣。
馬卡龍小小的一塊之所以賣這么貴,那是因為失敗的風(fēng)險大。
有可能做成功一塊,你得失敗掉十三四塊。
所以,你買一塊的價格,其實是同時買單了另外失敗的那些。
以前也曾聽素蘭和小胡提起過,人家買流荒或者窮人家的小姑娘,一次性都是買五十個甚至上百個。
而最后能成材的,基本都是十分之一罷了。
有些烈性子的,指不定就撞墻死了。
要么是受不住瘦馬的培訓(xùn)死了。
或者是死于別的病災(zāi)天災(zāi)一類的。
而那十分之一里,能挑出一個一等瘦馬就要偷笑了。
基本都是二等三等的瘦馬。
沈花魁自己攢了不少的銀子,再加上曾老板那時候也是四處走的,所以那瘦馬坊倒也算是初成規(guī)模。
算是揚州城里能排在前五的瘦馬坊。
揚州城里也好,江浙一帶的花樓也好,十之七八都是她這兒的主顧,所以,她也不能為了顧敏得罪了那些熟客。
雖說人家是京城來的,還有可能是貴人,可到底是貴在哪兒,她不知道。
所以,她和顧敏說,按照顧敏的要求,她只能提供五個。
至于別的四十五個,她就要想另外的法子了。
要么是向別的花樓均,要么則是向別的瘦馬坊買。
倘若是十二三歲這樣的,她倒是還能提供十五個左右的。
畢竟,從曾得寶哪兒得知,倘若人家看得上眼,讓老曾的寶貝女兒都能送給人家當(dāng)丫頭的。
你說一個女人要老曾的女兒干嘛?
還不是想把女兒進獻給雍王或者簡王的?
但是這位所謂的顧爺是雍王還是簡王的人,沈花魁就有些摸不著頭腦了。
所以,她的想法是,一不得罪這位顧爺,二不能得罪揚州城里的熟客。
畢竟,那些熟客,才是她立身安命之根本。
這也是她看出了顧敏女兒家的身份,再加上顧敏開口都是和她商議,態(tài)度和藹。
倘若換了是王府別的管事來,她哪里敢討價還價的。
破家的縣令,滅門的知府,她還是懂的。
說穿了,她敢和顧敏這么說話,也是一眼看穿了顧敏是個面嫩的,是個做生意的雛鳥兒。
這些,顧敏自然是不知道的,她雖然名下有不少的生意。
可問題是,壓根沒有親自打理過。
都是她出個頭想個主意,交給素蘭等人去規(guī)劃,只問結(jié)果不問過程。
再加上,她自己提出的要求挺古怪的,所以,她覺得,能找著五個,也是可以的。
畢竟,她說要找五十個,也是這么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