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批發(fā)了五十個瘦馬去南洋,那就不能吊高來賣了。
物以稀為貴這個道理,她還是懂的。
她總共向沈花魁提了幾個要求,第一,除了找三個二等的瘦馬要是雛兒之外,另個的三等,全部是要老手中的老手。
有些瘦馬雖然資色不行,不過,皮色不錯,再加上會侍候人,也是能引得挺多火山孝子的。
畢竟,各花入各眼嘛。
顧敏這點(diǎn),還是挺明白的。
就拿李氏和年氏來說,顧敏就沒覺得李氏有多漂亮。
相反,真論顏色來說,李氏還不是武氏呢。
可是呢,偏偏入了四爺?shù)难邸?
到現(xiàn)在,也還是四福晉的眼中盯!
所以你說,姿色這東西吧,真說不準(zhǔn)的。
因此,她就覺得在姿色上,要各種各樣的來一些,這樣,能滿足各方面的要求。
另外就是年紀(jì)要稍長些。
嚴(yán)格來說,真找十二十三這樣年紀(jì)的,她也感覺很有罪過的。
再者,十六十七八這樣的年紀(jì),一方面,她們也在考慮轉(zhuǎn)型的方面。
在揚(yáng)州,這個年紀(jì)的瘦馬,要么是找了恩客贖身,要么是看破紅塵,積極攢錢,想著成為下一個的沈花魁這樣。
或者是多攢些銀子,好將來防老。
另一方面,由于不是雛兒了,價格也會低些。
再者,她本來就是把這些人算是開荒牛的。
倘若這些人自己能混得好,自然是算能吃到頭口水的人。
可倘若混得不好,估計也和在揚(yáng)州差不多。
所以,顧敏那時候是想著,倘若人家能提供五十個人,到時候,自己問問人家的意思。
愿意帶走,不愿意那就算。
這種事情,還是要人家愿意才好。
畢竟,要人家離鄉(xiāng)背井的,離開故土的,其實已經(jīng)難為人家了。
有些事,還是早早攤開來講的好。
顧敏別了那沈花魁之后,便回了別院,一到別院,便聽說有拜帖,指明是求見顧二爺?shù)摹?
顧敏一看,才知道,原來蘇州的江老板,金陵的袁老板來了揚(yáng)州。
因此,便讓人去通知,讓二位倘若今天有空便來別院一遭。
理論上,這幾人應(yīng)該都是在寧波府才對的,怎么會跑來揚(yáng)州了?
雖然自己南下的時候有去信過各家,但也有說明,他們哪兒是不會去拜訪的。
只是和他們說,倘若有時間,那就在寧波府匯合。
大家互相好交流一下工作。
船期的話,年前是肯定要出發(fā)了的。
這樣,一來一回,剛好能錯過臺風(fēng)期。
這年頭又沒現(xiàn)代的天氣預(yù)報,所以,大家都是慣著老路走的。
袁江二人倒是來得快,給顧敏請了安之后,便問起了顧敏在揚(yáng)州停留的原因了。
顧敏倒是把她的意圖都說了遍,那就是奉上頭的命令,她南下做生意。
他們五人之中,除了曾老板和周老板猜出了顧敏的身份,另外三人,都只是有些懷疑罷了。
而這次顧敏說奉上頭的命令南下做生意,他們就覺得,和他們當(dāng)初猜的有些不一樣了。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