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實寫就行,但是沒必要那么死板?!?
稍作思索之后,常浩南回答道:
“在情況后面注明一下,說中止原因是測試發(fā)動機性能太強,難以維持驗證機平衡,就行了?!?
頗有一種大學時代把籃板扣碎,然后表示可以賠償,但學校必須通報批評并公示一個月的既視感。
對方當即會意,點了點頭之后,便不再語。
剛才的試飛過程雖說時間很長,但其實一直都在盛京周圍空域轉悠,并不會飛遠,所以要返航的話其實也快。
因此,除去必要的飛行指揮人員之外,其余人很快便離開控制中心,準備按照慣例去迎接凱旋的飛行員。
羅時大原本跟在最后面,但看到不遠處的何明,遂快步上前來到了后者旁邊:
“我說小何,這浩南同志看上去年紀肯定不到40,等這個項目做完,大概就要成咱們國家最年輕的院士了吧?”
“呃……”
聽到這番前半段離譜到家,但后半段又有點合理的判斷,何明一時間有些不知道從何開始接話。
好一會后才回答道:
“??偮铩夜烙嬁隙〞窃蹅儑易钅贻p的院士沒跑?!?
“但是他現在……才25歲,把整個渦扇10做完,滿打滿算也絕對超不過30……”
他本來想說不到40歲的院士還有可能,但不到30歲的就太離譜了。
但這兩年跟常浩南有關的事情本就離譜到家,也不差這一件,遂又把篤定的話給憋了回去。
而旁邊的羅時大猛地感覺哪里不太對——
常浩南這幾天一直穿著身老土的工裝,又不太顧得上修邊幅,所以他一直覺得對方是個三十五六歲但外表年輕的青年才俊。
結果人家今年才二十五,還算少年英才……
那十年前就是十五歲……
顯然,他剛才的推測好像出了點差錯。
“浩南同志今年二十五……那現在這個版本的渦扇10最開始……不是他負責的?”
羅時大面色有些古怪地問道。
何明直接搖頭:
“怎么可能,一開始就是啊?!?
羅時大直接就驚了:
“那他剛開始負責項目的時候豈不是個小孩?”
“兩年半以前的話……就算二十三,應該也不算小孩了吧?”
此時何明的注意力已經在遠處那架不斷降低高度的飛機上了,回答完之后便加快了腳下的步伐。
留下羅時大一人在風中凌亂。
“真就兩年半啊……”
(本章完)
.b